送走纪盛贤后,谢端也要了十件羊绒毛衣,塞给贺宣一张银票,贺宣哪好意思收三哥的钱。
不认识的人就算了,三哥照顾自己的次数不少,就算是白给,贺宣都愿意。
一个要给,一个不肯要,撕扯的厉害,差点打起来,最后贺宣力气小些,推辞不掉收下了。
谢端吃过饭还要回营,跟贺宣说了,下个休沐日去庄子上找他,主要是贺宣念书的事情,书院的夫子还没回信。
贺宣出来一趟,收了两张银票,这玩意还是头一次见,不过三哥给的,肯定没问题。
团吧团吧收好,出去的时候,店家说已经结过账了,很可能是纪盛贤付的饭钱。
这样大方的主顾,下次有好东西再找他。
挣了两百两,失去的三千两,贺宣就不是很心疼了,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谁知道人家后续还有啥要求。
贺宣宁可舒舒服服的挣点小钱,等自己手头宽裕些,织毛衣的方法公布就公布了,最好大家都养羊,羊毛变得便宜,冬日里都能穿上毛衣。
这些思虑还太远,贺宣先回家雇人织毛衣,等穿毛衣的人多了,京城这些有钱人会看着别人有,自己没有嘛。
这说明啥,说明毛衣要火了,还不赶紧存货,等店铺来催的时候就晚了,白白流失客源。
于五郎今日跟着公子,眼看着公子把毛衣卖出十两的高价,还真有人要。
平日里一两半还要砍砍价,为啥人与人差距这么大,于五郎想不明白。
庄子上,作坊已经收拾好了,连炕都烧上了,以往都是要等下雪才开始烧炕的。
明天就让杨李氏带着妇人们到作坊干活,前院空出来,放纺车。
贺宣告知杨李氏,换工作地点的事情,还有羊绒毛线都织毛衣,已经织羊毛袜那些就算了,剩下的都织成衣裳。
下午,杨李氏几人就带着木盆抹布去打扫了,炕席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过去。
老杨去月华山捡柴火有几天了,贺宣让他去山脚下的村子问问,有没有妇人愿意来织毛衣,手艺都会教,学会之后,计件给钱。
庄子里手脚快的妇人,一日能挣十几文,比男子都多,现在都是小兰记账的。
杨李氏他们不认字,小兰在贺家好几年,耳濡目染,把小竹记账的方法学会了。
只要写好名字,每晚下工前,到小兰这里交货,杨李氏检查过,没问题,发工钱的时候就可以按账本领钱。
自从贺宣表示过让杨李氏管作坊,她开始跟小兰学认字,还带着小巧一起。
周美芳觉得大家都会,不能落下自己一个人,哪怕识字很辛苦,晚上也坚持练习。
有粮聊天说漏嘴,大伙儿才知道。
作坊这边顺利搬迁,杨李氏带着手下,麻利的干活。
老杨和赵林从村里招了几个妇人过来学,一开始,村里人不相信有这种好事,村长派人来作坊里看过之后,听说了作坊里的工价,一个比一个抢的欢。
选人这事归杨李氏,年纪太大的眼睛花了,手太糙的会勾线,也不能要,最后招进来的都是有些针线基础的,这边井井有条的上手。
贺宣就要出去花钱,之前只买了基础的米面粮油,有钱了,可以备点海鲜,蔬菜和瓜果。
这个季节,能放的住的水果不多了,市面上的柿子,枣子这些都涨价了。
主要是不好保存,一旦受冻就容易烂。
所以老百姓都把瓜果保存在地窖里,大户人家还有冰窖。
内城外城都有果子行,内城主要经营“细果”,就是从外边运过来的稀罕水果,夏日里有南方运来的荔枝,桂圆,庵波罗果(芒果)这些,秋冬则有蜜瓜,葡萄。
外城的果子行更加平民些,卖的是周边的瓜果桃李,价钱实惠,但胜在种类全。
贺宣有钱买买买,带着两辆牛车箩筐,去逛街。
这几日裁缝店绸缎庄卖出去几件毛衣,于五郎正要去外城送货,顺路一道走。
贺宣带着老杨和小竹,负责赶车和砍价,主要是京城的物价有些高,要是遇到陌生的掌柜的,能吹得天花乱坠。
这个时节,外出的人开始变少了,官道上都没遇到什么人,进了城,才热闹些。
先到菜市大街,于五郎去送货,跟几家掌柜拉拉关系,贺宣带着小竹去德胜门这边的果子行。
一路看过去,品种并不是很多,红肖梨,山里红(山楂),柿子,橘子这些,都是日常吃的。
既然都差不多,就近挑了一家还算齐全的铺子,小竹上前问价。
贺宣看着这梨,上面有一抹红,得名红肖梨,附近几家都是这个品种,现在可不是后世,想吃梨,还可以挑香梨,水晶梨,秋月梨,附近产什么就吃什么。
伙计把其中一个削了片给贺宣尝尝,梨子味道足,还算鲜甜,就是皮有些厚,嚼完有渣。
贺宣觉得还行,就在这家买,跟老杨商量好了,梨买上四筐,柿子来一筐,橘子两筐,山里红就抓两捧尝尝得了。
没有外面那层糖衣,贺宣都不爱吃这个,没熟的青涩,熟了不好存放。
老杨和小竹去付钱,掌柜的见买的不少,每斤降了几文钱,山里红都没称,直接送。
这几样果子都是能放一段时间的,吃到年后应该问题不大,等春天到了,就有各种新鲜蔬菜。
离开果子行,去买些白菘芦菔,庄子里种的,已经收获了大半,按照府里的人口,过冬的菜还要准备不少。
贺宣凑个热闹,跟着去看看,菜摊这边人更多,毕竟果子可以不吃,菜不能不买。
霜降过后,正是腌菜的好时节,一车车白菘拉来,都不用卸货,直接跟着买家拉走。
眼看着牛车挤不进去,贺宣跟小竹在外面等着,老杨进去挑些蔬菜,今日少买些,等明日,多带些人来。
等了大半个时辰,才看到老杨从人流中挤出来,背上的箩筐装满了菜。
“公子,我买了些瓜茄、芹芥,冬寒菜,可以炒着吃,也能腌菜,给您换换口味。”老杨一个人,只能拿得下这么多。
小竹帮忙把背篓卸到牛车上,三人掉头往西直门去,早些回去还能赶得上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