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失之交臂(1 / 2)

早上把小四送来的毛衣穿在里面,一开始还不觉得暖和,吃过早饭就有些热,出去斗篷都不用穿。

确实挺保暖的,但是怎么让人知道这衣裳暖和呢?

兵营里大多都是底层士兵,但也不缺勋贵子弟,谢端自己就是一个,刚来时身上就有将军爵位,谁敢让他从小兵当起。

哪怕是现在京卫指挥使司俭事这一职位,比起郡王爵位也低了好几品,但是齐国爵位官职分离,有爵位不代表实权。

谢端特意让小厮回家取了一身衣裳,再买几样吃食回来,邀请营里几个“刺头”过来喝茶。

这几个刺头背景都不错,有的是荫父职,到三千营镀个金,以后不管是当永安帝的亲卫,还是其他路子都不错。

还有的单纯找个事情干干,免得游手好闲,惹出乱子。

可想而知,这群人在营里能做什么。

不出操,偶尔点个卯算是表现好的,还有的直接带着营里士兵取乐,让普通士兵打架给大家看,下注谁能赢就把银子给谁。

谢端来到三千营后,这些状况好了许多,当然不是因为谢端。

是因为谢奕,谢大公子战功赫赫,那可真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比起这帮纨绔子弟强出百倍不止。

把辽阳带回来的伤兵安置在三千营时,谢世子就经常过来看望,偶然遇到这群人聚众喝酒,犯了军规,直接报到指挥使那里,严查军纪,打了一顿板子。

后来谢端负责三千营的巡逻,这帮子人阴影还在,没敢惹事情。

邀请这帮人喝茶,主要是警告一番,鞑靼使臣即将上京,要是在这期间,出了岔子,谁都不好过。

其实不用谢端说,这些人在家已经紧了紧皮子,父兄都告诫过,要是敢在这期间惹出事情,有你好果子吃。

话分两头,庄子里,早上去月华山的车子回来了,只有三辆车,其他人还在山上捡柴火,老杨带了贺宣的话。

如果家里柴火够多了,可以把多的卖给公子,按照市价收。

天气越冷,挑到城里的柴火越不愁卖,最贵能卖到十文钱一担。

所以老杨用五两银子买的木炭,真的不算贵。

家里用柴火的地方多,光是盘好的十几个火炕,怕是一整个院子的柴火都不够。

老杨就把柴火卸在宅子外边,晒上几日太阳,等除去水分,有空了慢慢劈。

贺宣在屋里做什么呢?

研究书院的学规,这是上次去书铺正好看到的,书铺挣钱的路子很野啊,把几家书院的学规抄录下来,薄薄几页纸,卖给有需要的学子,就值几百文。

为了提前了解下书院,贺宣就是这个冤大头,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并不多,二十条。

三哥之前也有提到过,比如每五日允许回家一次,饭食之类的要求要求在书院一起吃,休沐日可以携带饭食回书院,其他时候不允许。

其他几家书院的学规也是大同小异,除了在选修课和必修课上有差别,休沐这块都是一样的。

必修课就是四书五经这几本基础的典籍,贺宣念了四年多,继续深入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选修课就可以根据学子自身喜好选择课程,例如鼓琴,习射,骑马,兵戎,水利,杂史。

学子选择好课程,不得轻易更改,年末通过夫子的考核才算结业,不然第二年还要跟着师弟们再学一回。

书院对于学子的课业还是比较抓紧的。

贺宣有些纠结,自己已经获取了“公务员”资格,要拿个文凭镀个金就这么难吗?

抱怨归抱怨,书还是要念的,自己在京城没有根基,也不懂官场的规矩,要是到了年纪去补缺,不出事还好,一出事自己就是那个背锅的。

书院里的同窗就是人脉,夫子说不定教过哪位大官,有同窗之谊,也好攀攀交情,挑个好位置,混吃等死。

古代可不比现代,公务员只要不干坏事,最多就是坐冷板凳,朝堂上,站错了队伍,一个不小心就只能在坟里喊冤了。

思来想去,这些没发生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

于五郎有了经验,接下来几日都有收获,虽然每家铺子要的不多,就一两件,那些老掌柜一个个心狠手黑,砍价砍到底。

于五郎每日跟贺宣说起如何应对这些人,从开始的面红耳赤,到后面有来有往,进步非常大。

目前为止,没有掉下贺宣给的底线,都是一千四五百文卖的毛衣。

这群掌柜的八成有消息往来,后面直接就往一千三百五十文砍,弄得于五郎很难受,还好坚持住,不肯往下降。

要是掌柜的再砍价,只说现在没有多少货,低于这个价钱是要亏本的。

当务之急,是把工坊建好,等女眷们搬去作坊,正好把前院库房空出来放纺车。

庄子里,趁着大降温前,已经盖好了屋顶,这几日小竹和有粮带人在刷墙,白天给盘好的炕烧烧,散去潮气。

再有两天就可以移过来了,庄子里的女眷们,也知道这个消息,新盖的屋子是给大家以后织毛衣的,下工后,找借口说看麦子,实际上去看作坊。

新作坊还没来得及搬迁,贺宣收到三哥的信,说是有人想跟自己谈下毛衣的生意,于五郎这头卖出去的毛衣还没这几日织的多,难道东边不亮西边亮,送出去那些有回头客了。

贺宣跟小厮确认好见面的时辰,地点,让他转告三哥,明日一定到。

考虑到送给三哥那批毛衣都是羊绒做的,贺宣让杨李氏把这两种毛衣都准备好。

于五郎卖出去那些都是羊毛织的,羊绒贺宣也不多,云阳郡主送的几袋,做成成品最多也就三十几身,还没卖过。

正好小车厢拿回来了,明日就坐牛车去。

不知道是顾及贺宣出发的时间,还是谢端要上值,约的是巳时,地点是酒楼,正好是午饭时间。

贺宣让小竹多带点银钱,免得不够饭钱,人家帮自己介绍生意,总不能饭都不请一顿。

谢端连着穿着毛衣三天了,确实觉得很不错,不仅保暖,还不影响动作。

往年穿棉衣暖和归暖和,束手束脚不方便,动作缓慢。

自从谢端在营里请几位刺头喝茶后,还经常在外边晃悠,也不穿斗篷,一日没人察觉,两三日总是有人关心的,问谢端穿的那么少,冷不冷。

谢端面上不漏声色,说了句不冷就离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