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原来和母亲一块挤在父亲在世时盖得石头房子里,后来各自分家另过,母亲独自住在老房子里。三个儿子每人每年给母亲4斤粮食,一月5元钱,算是养老费。在农村,算是孝顺孩子。其实,二栓每年仅拿点粮食,母亲所有花销都是大栓一个人拿。还有三栓,虽然分家另过,他还在上学,而且没有经济来源,实际还是跟着母亲过日子。
大栓是老大,理应在他家过寿。刚过中午十二点,大栓直呼,“饭菜已备停当,开席”。兰芝端坐在上首位置,慈祥着、乐呵着,随手指点着,“都坐,都坐,老大媳妇,老二媳妇,坐在我身边”。
大栓说,“老娘,您今儿是寿星,啥事您也别管,就听俺一手安排吧”。安顿好每个座位,又说,“今天给老娘过生日,每个人都说一句话吧”。
我先说:“娘,您拉扯我们不容易,虽然俺哥俩分灶另过,但团结得像一家人,以后俺哥俩好好孝顺您,您就享清福吧”。
二栓站起来,“俺哥哥说得对,俺哥们不分你我,好好孝顺老娘”。
董爱玲是大栓的媳妇,依偎在兰芝跟前,“俺听大栓的,好好伺候老娘”。
于桂花是二栓的媳妇,坐在那里没有动,头也没有抬,“俺家没有钱,俺和二栓就多跑跑腿吧”。二栓白她一眼,在桌子底下用腿碰她几下,她继续磕着瓜子。
张大平是大栓的儿子,大学即将毕业,现在在一个企业实习,今天请假回来给奶奶过生日。大栓指着他说:“大平,你也老大不小了,说两句”。
大平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给奶奶鞠躬,“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二栓接着说:“晓晓,丁丁,你俩别乱跑,也说说”。晓晓、丁丁是二栓一双儿女。他俩跑过来搂着奶奶的脖子,在奶奶的脸上左右各亲了一口,兰芝乐得合不拢嘴,一连说:“你们都是奶奶的好孩子”。
三栓坐在一边,扭着头不吱声,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给哥哥吵架的氛围里,生着闷气。大栓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三,你也放个屁”。
三栓用力把哥哥的手推开,顺手端起一杯子酒,一饮而下,然后,双手给母亲拜了拜,说“老母亲在上,百善孝为先,我现在也长大成人,会好好孝顺您的”。
大栓看着差不多了,往厨房一招呼,“上菜”,各种菜肴依此端上来。这次大栓特别用心,专门请了村里最有名的厨子,按照农村待客的最高标准,置办的是吃喝碗大席。吃喝碗,就是八个冷拼压桌,然后,鸡、鱼、丸子、肉四个大件,同时搭配着四吃、四喝、四甜、四咸等16个小件,最后跟着1个大碗、大盘,共38道菜。
四个大件吃完,上最后一轮菜的时候,王忠华提着一块礼条(就是一块长条型的猪肉,一般1斤左右,扛着一箱子酒跑进来。他和大栓是同学,在社会上算是一个小混混。
他个子不高,长得有点瘦弱,有点水蛇腰,眼睛比较小,似乎永远睁不开,但眉眼里偷着一股凶气,而且小小的眼睛滴溜转,用眼角瞧人,让他看到他的眼睛,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栓哥,咱是拜把子兄弟,老娘过生日,咋不吱声啊?”
“哈哈,忠华,你咋知道的,今年老娘66岁,第一年给老娘过生日,寻思着就我哥俩置办,也就没有喊请别人”。
“给老娘过生日,这也是大事”。
大立即来过来一个凳子,让他坐下,二栓从厨房拿过来一套餐具。忠华也没有推辞,坐下以后,随着大栓开始喝酒。
大栓端起酒盅,给忠华碰了一下酒杯,说:“谢谢!兄弟,你这么忙,还想着老母亲,我敬你三杯酒”,说着,端起酒杯想先干为敬,但被忠华拦下,他说:“我今天是来给咱娘祝寿的,哪能你先给我敬酒”。
这小子说到动情之处,走到兰芝跟前,双膝扑腾跪下,磕了三个头,惊得兰芝从座位上站起来,双手把他扶起,“你这孩子,咋行这么大礼,您大娘可收受不起”。
“我和栓哥是铁哥们,您就是俺娘”。
吃了酒,散了席,在送忠华走的时候,忠华附在大栓耳边,悄悄地说:“大哥,那块沙场的事情,按照你的交代,已经搞定,就差办手续了”,大栓点头称好,说:“安排个时间办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