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造船技术比较发达,“南海一号”沉船就是一艘比较大的海船,但它还没有木兰舟大。
不过这些海船造价不菲,像南海一号,它的造价最少能达到一万多缗钱。
航海技术又比较落后,只敢顺着海岸线跟着季风跑,近处的一年一个往返,远处的一年半两年半才能一个往返。
跑上几趟就需要保养一次,即便如此,在海水的腐蚀下,用了若干年后便会报废。
加上人工钱,每跑一趟,都是不小的成本,所以只贩卖一些贵重的货物。正因为成本太高,包拯记载此事说,多人合本造船或出海,合本就是合伙,股份。
非要以货易货,那就可以带原油过来,在贝国原油如同水价,现在也差不多。
如果宋朝出到十缗钱一吨的价格,再给予一些税务优惠政策,是有大食商人愿意带原油过来交易的。
而且方和弄来的油全部是有油桶的,宋朝自己的原油,大不了烧一些缸类陶器,上面加上一个坛罐盖子,便可以密封起来运输,将这些油桶腾出来,租借给那些海商,连船都不会弄脏。
可能有人不动心,但也有人会动心,还如南海一号,真装的话,五百吨原油是不在话下的,再给予一些优惠的税务政策,毛利便达到了五千多缗钱。
这个价格有点贵……但可以对比一样东西,宋朝现在植物油的价格,一斤芝麻油能达到一百余文钱,一些刺鼻的灯油也有好几十文钱一斤,提炼出来的煤油和柴油便能完全收回成本。
余下的还有沥青和汽油。
沥青可以修路,仅是这个作用就非同小可。
为什么南阳到洛阳仅是五百来里的官路,便会产生巨大的费用?
虽是官道,终是泥路,车辆行驶困难。
标准一天只有走三十宋里,也就是一程路,十六七公里。但是铺上沥青路,一天行六七十里路是没问题的,这得节约多少成本和人力?
当然这种沥青有一定的毒性,然而真的不能计较了,如今宋朝吃的盐有毒,照样吃了几千年几万年,后来的棉籽油有毒,也吃了好几百年,有人还说它美味。
所以方和说铅活字有毒,只说了一句,但说了,也等于是提醒,真不行,用铅做活字吧,但得小心一点。
汽油用场更大,如今用在战场上。
眼下宋朝是防御,若是放在进攻上呢,将大量汽油弹抛入敌人的城池里,再用火箭射,甚至可以继续深入研发,汽油弹搭配黑火药,抛投出去,引信将黑火药点炸,黑火药爆炸所产生的温度将汽油弹直接引燃,落在敌人头顶上,其威力照样不可小视。
赵谌听的有些蒙:“太傅,那要城墙何用?”
“我们那边早就没有城墙了,你也不要担心,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游牧和渔猎民族优势就会渐渐全部丧失,最后比拼的是大家的技术和生产力。主要我们从开封一路南逃过来,等于是一无所有的建立一个新的大宋,再过十年八年,这些人不会放在我心里,也不会放在你们心里。”
“也是一个办法……”朱胜非沉吟道。
别看从宋朝开采,成本也不便宜,比如四川的,首先得运向岷水等河流,再运向长江,三峡那一段就足够地头痛。
延州也未必很好,漫长的陆路,才能抵达渭水。
渭水淤浅,只能航行小船,还有一个smx又成了拦路虎。
就是这样,延州的也比四川的好,毕竟是自流井,不确定性太大了。
如果多了一个稳定的油源,方和便可以在适度的情况下,带来更多的设备,打造更多的新船。
两人回去,第二天方和拿来一大堆图纸。
几个宰相看着,方和做了解释。
即便有了足够的原油,在方和心里面,新船仍是一个救急的东西。
别看柴油机,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就像八十年代,许多柴油机是一边修着一边用着,直到进入新世纪,柴油机技术才逐步跟了上来。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学子学习这些科学知识,且学有所成,可以尝试地去研发。
不过在方和心中,未来大海上仍是蒸汽机船和帆船是主流。
这些图纸便是帆船……西方早先是希腊、罗马、两河、埃及文明,加上地中海的特殊情况,才替西方打下了大航海的基础。
东方不是保守,而是不大需要,若是天下太平,自己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况且周边只是一些小国家,东海和南海又属于台风地带,某些方面掣肘着航海的发展。
就像大清一下子闭关锁国了,也未看出影响了多少老百姓的生活。
但在早先,欧洲造船技是十分落后的,所以唐朝大食人来到中国后,请泉州人替他们打造海船。
很多人还没有明白这段历史的意义,不仅是打造,还有一条,大食商人等于放弃了原先的软帆船,换成了中国的硬帆船。
若不是船只优秀到一定地步,大食人如何做出这种决定?
还有麦哲伦的航海,他的船放明朝,只能算是中等船,没有一艘有资格称为大船。但是随着大航海带来的暴利,欧洲这种软帆船技术也在飞速进步,最后出现各式各样的盖伦船以及武装战舰。
不是说硬帆船不好,两者各有优异吧,硬帆船操作简便,不像软帆船大半人就趴在桅杆上了。但在逆风和速度上,硬帆船表现确实不如软帆船。
关键是硬帆船巅峰时代,郑和下西洋那些宝船图纸全部让刘大夏烧掉了,大清闭关锁国,更是让这种局面雪上加霜,不要说宝船了,就连宋朝的木兰舟图纸也找不到了。
方和只好下载了一些先进的软帆船图纸,以供参考。
想要实现远海跨洋航行,想要在逆风情况下航行,即便是宋朝的海船,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除了这些帆船图纸,方和还提供了一套简易的六分仪图纸,再搭配指南针,无论航行到哪里,船只都不会迷失方向,能找到自己所在的大约位置。
“诸公,将它们交给沿海各大船坞,由他们自己决定。”
如果是原先,你们还能说不急,但想要得到更多的原油,看你们急不急?
朱胜非啼笑皆非,但也默认了,主要是让这些船坞和海商们自己参考,不扰民,也不花费朝廷一文钱,不能成,朝廷没有损失,能成,不提远大的大航海,遥远富饶的“无人土地”,也会替宋朝带来许多好处,原油,市舶司的税务,以及方和所说的半懂不懂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于是朱胜非下令,将这些图纸送往泉州和广州。
方和点点头。
他是一个不喜欢麻烦的人。
若是让他选择,在强行改革和顺势推动两者之间,肯定会选择后者。
大势到了,即便上层不改革,下面的人也会推动着上层做一些变革调整。
到了第十天,终于将石油提炼出来。
方和做着对比,然后问邵成章:“如果在学习修柴油机的工匠还有多少人?”
邵成章说两支船队为了预防万一,分别带了五名工匠走了,ez这边的还剩下十五个工匠,都是一层层挑选下来的,手巧机灵的工匠。
即便从大食那边弄来一些原油,新船也没有多少,二十多个工匠也就够了。
方和说:“让他们继续装拆、学习。”
原因就是这些柴油,与方和买来的质量差的太远。
用是能用的,以后油泵油嘴肯定经常坏,这些经常坏的配件,包括一些轴承、螺旋桨,方和也带了不少过来。但坏掉了,大毛病就算了,直接换柴油机,小毛病得自己会修。
第二天,钟律师传来消息。
早先县里给予了一些让步,包括免前两年的税务。
方和没有答应。
账上的钱太多了,没必要贪图这点税,而且只有交税,地方上才会欢迎。
他提出一个设想,虽然方和的钱与他无关,但方和是他的重要客户,也要替方和着想,于是听了后钟律师表示不赞成。
方和说,听我的,等我出去,给你看两样东西,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