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业坊,王府。
朱门洞开,粉墙外一溜的宝马香车。奴仆婢女往来备置箱笼器物,井井有条。朱门内,一年约十岁上下的俊俏小婢正在清点核对、指挥搬运,行动间伴着清脆铃音,却是王三娘子的贴身小婢,铃铛。
“铃铛,我那套作画的笔墨纸卷可带上了?”
正堂门里风风火火的走来一俏丽少女,上着印花素绢交领襦服,下着粉纱齐胸长裙,外罩一件绣白梅红色对襟半臂,梳得是簪梅弄珠的双环望仙髻,脸儿脂粉未施干净剔透,只在眉心处用胭脂点了三瓣红梅,恰恰显出了几分娇媚。
铃铛见是王三娘子来了,忙上前回话:“都记得呢,一样没少!”
“那便好,这回定要让她们见识见识我王三娘的大作,咱作诗不行,论这画艺,她们拍马也难及!”王三娘子兴致勃勃的边说边走,脚步不停的正要走出大门,却被从后院赶过来的崔氏截了个正着。只见那崔氏手里拿着一件华缎披风匆匆赶至王三娘子身边,道:“你这孩子,怎么连披风都忘了,这山上可不比城里,受了冻可没处给你添衣去!”
王三娘子见是母亲,连忙恭敬地行了个礼,听着母亲嘱咐,连连点头应诺。
“你二兄呢?不是要与你一同去香山?”崔氏为王三娘子围上了披风,却见门外奴仆婢女齐备,车夫待命车架前,却独独不见了王二郎。
“二兄去寻他朋友了,说是要与他们一同前往。”王三娘子照实说了,见崔氏皱眉,又道,“都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他们也相约在香山聚会野游。”
“你这二兄,最是胡闹!”崔氏道,“傍晚回来时,你让铃铛去寻他,你们一起回来,切莫让他出去胡混!”
“阿娘,你这可真是为难女儿了!”王三娘子苦着脸道,“这香山那么大,女儿与姊妹们自寻地方玩耍,他们这些书生自然有他们的去处,女儿上哪里寻他去?”
崔氏闻言觉得自己有些苛刻了,无奈道:“唉,那就随他吧,真是越大越不省心!”
王三娘子见崔氏担忧,劝道:“阿娘,二兄虽然整日介不务正业,却不曾真做出什么逾矩之事来,再说还有阿恕在一旁看着,保管出不了事情!”
崔氏闻听徐恕也去,心里也算多了几分宽慰,便放了王三娘子出门,又连连叮嘱她莫要流连忘返、惹事生非。
如今已是二月里,正是山花烂漫、春意盎然之时。洛阳城之南有一伊河,与洛河并行,至洛阳城东侧相汇向北流入黄河。伊河两岸最有名者便是近于北侧末流处东西相对的两座大山,西山又称龙门山,东山则称香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其形势仿佛天然门阙,故此处又有伊阙之名。隋炀帝时,营建洛阳新城,炀帝见此处门阙气势不凡,又是东都南门所在,便加了龙门二字,如此才有了伊阙龙门之名流传至今。
伊河之上,几艘画舫游船正逆流而上,徐徐前进。王二郎、郑瑞、裴恒几人正立于船头,观赏着两岸风光。只见那龙门香山二山,林木茂密,风景秀丽。龙门石窟摩崖巍峨耸立,香山半腰处隐隐可见斗拱飞檐,想必是那著名的香山寺了,清风吹来仿似还带着钟鸣余音。
“此地当真是风景绝佳,无怪乎人人皆喜来此地!”郑瑞这话却是另有弦音。
只见他们所乘的游船左侧是一艘轻便小舟,舟上立着几位风姿不俗的青年士子,几人正饶有兴趣的吟咏诗词、指点摩崖刻字。其中一人正是那日与郑瑞对簿公堂的徐恕徐三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