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教子明大义(1 / 2)

第204章教子明大义

陶应一步跨入尹氏院落,一眼就瞧见何晏与差不多同岁的曹昂,正站在院中老枣树下背书。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何晏刚背诵到《论语·泰伯篇》中的“名句”。

闻言,心中正不忿的陶应,眉头一挑,眼珠一转,闪过一缕狡诈。

“子曰……”

“停!”

陶应背搭着双手,换了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脸,喊停了背书的何晏。

“呃,阿……阿爹……”

背书被喊停,不明就里的何晏,错愕抬头,望着陶应,一头雾水。

“没有背错呀,这个坏人要干嘛?”

迫于陶应的“淫威”,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何晏,屈辱地选择了妥协、逆来顺受。

没办法,有一个重色轻子的妈,何晏不愿被“双打”。

“陶将军……”

陪在一旁的曹昂,也被一脸严肃的陶应搞得暗暗发憷,语音怯怯,比往常弱了三分。

“一点都不像曹孟德啊!”

陶应朝曹昂颔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目无表情地又盯向美男子何晏,开始了他的表演。

“晏儿,你来说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乃何意?”

心有惴惴的何晏一愣,继而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不学无术’的坏人是要考教我《论语》大意!”

原本有点忐忑不安的何晏,脸上的不安一扫而空,不由挺了挺胸,眸子里闪过一抹自信。

“此意乃说: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也。”

一点也不迟滞,有点小得意的何晏,张口就说出大意。

“也就是说:对于黔首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许是担心陶应智商不够,何晏又特别替陶应用大白话解释了一番。

别看何晏只有十岁,但他启蒙很早。

满脑子肌肉的何进虽然是个屠夫,却不愿让孙子端自己的饭碗,被士人瞧不起。

因而,何进早早就请大儒宋忠给何晏启蒙,传授《论语》。

“呵呵,这是在鄙视爹!”

何晏夹杂不屑的眼神,看得陶应嘴角一阵抽搐。

“不孝子,等爹收拾完你,再去打你娘的屁股!”

何晏那点小聪明,岂能瞒过心思玲珑剔透的陶应。

“哼!”

“一派胡言!”

刚刚还为何晏的聪明学识暗暗点赞的曹昂,被陡然大声呵斥的陶应吓了一跳。

“呃,错了?”

自从来到济南,虽然每日陪何晏读诵《论语》,但曹昂对句意却不太明了,一点都不具备判断力。

“嘶!”

一边做针线,一边美目不时隔帘顾盼情郎的尹氏,骤然听到陶应苛责何晏,惊地将手中的铜针刺到了手指,疼得发出一声轻吟。

不过,尹氏已顾不得手指钻心的疼,只关注院中的陶应如何教子。

“原来晏儿说得不对!”

在尹氏心里,只要陶应说错了,那就一定错了,她绝不会怀疑陶应与何晏过不去。

所以,只要是为儿子好,陶应如何训斥何晏,尹氏都会支持。

“咦!”

尹氏的屋子里,不仅尹氏在,前来告别的丁氏也在。

陶应一进入宅院,丁氏就看见了。

这两日被陶应与尹氏折磨地“身心俱疲”的丁氏,本不愿与陶应这个“坏人”照面,想立即回自己的宅院去,免得尴尬。

可陶应一进院,第一时间考教起何晏的学业来,这让丁氏产生了一丝好奇,便打消了立即离去的念头,想观摩一番陶应的长短。

“难道不对吗?”

陶应怒斥何晏,丁氏立即发出一声轻咦,美唇微启,一双迷人的眸子一蹙,满腹疑惑地隔帘望向立在院中,显得玉树临风的陶应。

“这坏人,不会金玉其外,不学无术吧?”

何晏的解释,丁氏听得很清楚,她可不像尹氏一般,认为何晏解释错了。

在学识上,出身谯县的丁氏,可不是尹氏能比的。

……

“不对?”

陶应一声无情呵斥,惊得何晏心肝一颤,一阵错愕后,立即反驳起来。

“这可是宋忠宋先生给我的解读!”

“就是大儒蔡伯喈,也对此意无疑义!”

一想到博学多才的宋忠、蔡邕,底气十足的何晏毫不畏惧地注视着陶应,一双漆黑的眸子隐隐泛出一丝轻蔑与不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