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忽然开口道:“杨卿方才讲过,想要真正解决胥吏之害,就是让那潭死水给流动起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道理朱标当然懂。
“杨卿方才说要打通胥吏的上进之路,让胥吏有希望上进。可就算不限制他们参加科举,以他们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实力也考不上新式科举,时间一长,这潭水不还是死水吗?”朱标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眼下这些读书人之所以会游手好闲、酗酒闹事,不正是因为他们这批人就是被新式科举淘汰下来的那批人吗。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给他们参加科举的机会,还是没有用啊。
不过是一切回到了最初的原点罢了。
在朱标看来,如果朝廷仍旧无法给这些书生提供足够大的晋升空间的话。
那么即便是,朝廷采用了杨宪提出的这个方法,发动变法,时间一长,这些书生自觉上进无望之后,恐怕也会选择和胥吏同流合污。
选调生考试则是各组织各部门向各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向基层工作,与公务员不同的是,选调生是各级领导干部后备选人和重点培养对象,从中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去。
但是在杨宪的梳理下,竟然逐渐闭合,甚至有了一丝两难自解的意思。
原本平静的中书省顷刻间炸开了锅。
公选考试,顾名思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考试。其招考对象为符合一定基本条件和专业条件的社会在职人员,对报考人员的政治、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这样一来,胥吏之害自然迎刃而解。”
士大夫的傲慢,在骨子里就鄙夷这些只是“粗通文字”的胥吏。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政务员,我们可以给他们设置各种级别,每三年提升一级,每年考核优秀,则是可以缩减半年时间。每提升一个级别都能够提高与之对应的俸禄,等到政务员级别提升到顶,便可以考核升吏为官。”
同时也让他们这些胥吏有了归属感。
因为全国上下,如此多的政务员,他们的工资全都由朝廷给,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
全国举行的新式科举,类似后世的公选考试和选调生考试。
将胥吏抬出贱籍。
杨宪要做的是将后世成熟的公务员体系套在如今的大明身上。
一旁的朱元璋仔细听着杨宪和朱标的对话,越琢磨越觉得这事情办得妙。
也就只有如今的大明,拥有这样的财力。
这样两种选拔机制并行,不仅仅是让胥吏这潭死水活起来,整个大明的风气也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