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袁熙送赵云出发,给赵云安排了四名骑兵侍从,还有一辆装满礼物的马车。
赵云等人晓行夜宿,一路无事,向常山进发。离家越近,赵云的思绪也越发复杂,回想起小时候的不幸遭遇,回想起学武回乡后的种种际遇,不禁感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
赵云家在当地虽然算不上什么富裕大户,但是在赵家庄也是衣食无忧的小康人家。世道虽乱,赵云一家人过得一直还算安稳。
可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赵云八岁那年降临到了赵家。一场瘟疫,夺去了赵云父母和姐姐的生命,只剩下他和哥哥赵泰相依为命。那是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哥哥赵泰也只有十六岁,却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赵云虽然在疫病中活了过来,但身体却越发消瘦了。第二年,赵泰为了让赵云有强健的体魄,在这乱世中能有一技傍身,就找门路托关系,将赵云送到了太行山里的挂云山庄拜师学武。
挂云山庄的庄主乃是名将之后,到他这一辈,厌恶朝廷腐败,不愿做官,只在家里开学授徒。那时候,常山郡各县都有好些少年前去挂云山庄求学习武。
多数平民子弟学了两三年,得了一些粗浅功夫,就纷纷出师回村了。只有少数既有天资又非常勤奋的少年,才会被留下继续学武,得到庄主亲自教导。赵云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却也需要交纳比之前更多的学费。
正当赵云为增加兄长经济负担而感到不安的时候,另一个机会摆到了少年赵云面前。一位自称是常山散人的庄主友人前来拜庄,希望从庄中挑选一个少年随侍左右,作为记名弟子,以后也可能成为亲传弟子。
庄主叫来赵云等刚刚正式拜入门墙的徒弟让老友挑选,并对一众弟子说,常山散人的武艺和见识都远胜自己,能拜入其门下是难得的福缘,让大家都要好好表现。
不过,常山散人看起来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半老头,明显没有庄主那样的气宇轩昂、挺拔威风。常山散人自始至终也没有正式显露绝技给大家看,所以一众弟子的积极性并不高,几个有些家世的还表现出了些许不屑的神情。
常山散人对众人的微表情好像毫无察觉,只是让大家按其要求逐一演示。赵云却是其中对常山散人观察最仔细、表现最积极的一个。
赵云发现常山散人虽然多数时候表现得平和散漫,但偶尔也会显出锐利如电的目光,以及迅疾如风的手法。
不过这些细节,多数少年都没有注意到,有些注意到了也不以为如何了得,毕竟这些少年对高深武艺的认识和理解都还比较有限。
最终,赵云如愿被常山散人选中,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多数人都不积极的缘故,所以常山散人并没有表现出对赵云多么满意的样子。
对赵云来说,转投常山散人门下的一个明显好处是以后不用再交学费了,缺憾是不能在年节的时候放假回家与哥哥团聚了。
至于常山散人与庄主的武艺到底谁更强,少年的赵云也不能判断。不过他想庄主所言就是有些谦虚,也不至于相差太远。常山散人应该确有高强本事,而他收徒既少又严,拜入其门下或许更能得到真传。
少年赵云就是带着这样的纯真想法,作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