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香君虽踌躇满志,但也深知谋取大事,仅凭自己一人远远不够。
在县令家做侍女的这几年,凤香君跟在县令女儿的身边,也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当她想要寻找帮手共谋大事的时候,立马就想到了一个人。
在一次县令举办接待外客的宴会中,凤香君在门外等候侍奉,认识了同样在门外站着的齐博雅。
齐博雅算是松江县的没落贵族,屡试不第之后心灰意冷,便回了松江县谋一个小小的录事书佐的差使。
录事书佐也就是录事的小跟班,这种小官没有品级,也没有前途,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平常干的也就是处理县内大小事务文书的勾稽检查,工作琐碎且没有意义。
齐博雅从小胸怀大志,自然郁郁不平,不过还是为了五斗米折了腰,这份差使在松江县还算体面,足以糊口。
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松江县虽小,水却很深,县令贪污腐败,草菅人命,令人发指。
齐博雅对松江县官场的黑暗现状痛心疾首,拒绝沆瀣一气,所以工作之外的场合能不参加就绝对不参加。
这次宴饮,齐博雅实在推脱不过,不得不硬着头来,但是敬了杯酒就他退了出去,宁愿在门外等候,也不愿再呆在席间。
齐博雅因仕途无望,便想找别的精神寄托,能有机会学习武艺,修仙问道最好不过。
他早听说县令之女有一位武功高强的侍女,看到凤香君意气风发、飒爽干练,便想着八九不离十就是她了,于是就主动上前攀谈了几句。
起初,齐博雅只是想在武学方面了解一二,但却没想到凤香君一个小小侍女竟有如此胸怀与见识,对道家文化也知之颇深,便聊得十分投机。
二人虽然偏居松江县一隅,但都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一时相见如故。
齐博雅抛去门第之见,对凤香君无故男女之防,引为知己。
凤香君自不必提更是洒脱,与齐博雅亦师亦友,在他面前毫无保留地抒发自己所思所想。
所以当凤香君告诉齐博雅想干一番大事业拯救松江县黎民百姓时,齐博雅没有思考多久便答应了,他苦松江县县令久矣,反抗之心早已生起。
事实证明,凤香君没有盲目闹事,而是先与齐博雅商量是十分正确的。
齐博雅读过许多兵法史书,虽是纸上谈兵,但也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在齐博雅的指挥下,凤香君偷到了松江县粮仓管事的粮仓钥匙,同时发挥自己的煽动力,带领几个年轻力壮的灾民,打开了粮仓的仓门。
齐博雅不是让凤香君开仓赈粮,而是让她鼓动灾民抢粮。
抢粮的事很快传到县令耳中,县令大怒,很快就派人查清原委,没想到竟然是自己家里的侍女率先带的头,便下令把凤香君逮捕关押起来。
凤香君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被抓了起来,在牢中也放弃了希望,但她没有供出齐博雅,自己一力承担了全部罪责。
齐博雅也是聪明之人,迅速想好了对策,他便把凤香君被逮捕入狱的消息告诉了一个共情能力比较强的灾民。
齐博雅大肆渲染了凤香君舍己为人的事迹,并暗示怂恿众人劫狱。
灾民们家园被毁,身陷水深火热之中,早已苦不堪言,得知凤香君为开仓放粮被抓,个个都义愤填膺,怒气冲天。
齐博雅又声称凤香君在牢狱之中遭遇了非人的折磨,更加带动了灾民的情绪,一传十,十传百,闹事的队伍越来越大。
闹到最后,以至于周边县的灾民都加入了进来来,浩浩汤汤的灾民队伍在第二天夜里来到了松江县牢狱,砸开大门,绑了衙役捕快,救出了凤香君。
凤香君被视为大英雄一般前呼后拥地抬了出来,灾民把她高高地抛向空中,又接住,又抛起来,,又接住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