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荀攸到来,刘备闻听噩耗(2 / 2)

刘艾忿忿道:“是王允那老匹夫!他跟吕布合谋,复得了司徒之位,于朝中大肆的安插亲信,把控朝政。”

“王允自知自身威望不足,能坐稳司徒位也是倚仗了吕布的诛董之功,因此一直都想立个大功来稳固权势。”

“因此,王允否决了吕布等人安抚凉州诸将的良策,执意要杀凉州诸将,独享大功。”

“诛杀令一出,牛辅畏罪而逃、凉州诸将也成了一盘散沙,但不知何故,李傕忽然打着要替董卓报仇的旗号,接连郭汜张济进攻长安!”

“王允遣董卓旧部徐荣和胡轸在新丰迎击叛军,怎料胡轸临阵倒戈,杀了徐荣。”

“我离开虎牢关的时候,听虎牢关的兵卒说,西凉诸将杀入了长安,王允被杀,吕布率百余骑出逃长安,往河内郡而去了。”

刘艾将沿途得知的消息,择其重要的陈述了一遍。

刘备怒而长叹:“卢师诛董大业,功亏一篑了!这王司徒为了贪功争权,竟会不顾长安安危用此蠢计!”

郑平却是摇头道:“王允的策略,其实也不算太差。”

“他在董卓麾下多年,对西凉诸将也颇有了解,料定了牛辅丧胆、一听诛杀令就会畏罪而逃。”

“牛辅若逃,西凉诸将也自然就成不了气候,定然也会想着逃窜。”

“没了兵将,这群人只需一个亭长就能生擒!”

“兵不血刃的除掉西凉诸将,王允的功劳不会比诛杀董卓的子干叔父和吕布少。”

“到那时,王允在长安就能真正的令天子和百官信服。”

“只可惜。”郑平看向荀攸,道:“王允的诛杀令名单中,想必还有一智谋之士也在其列。”

荀攸微微一惊,看向郑平的眼神多了几分惊叹:“王司徒的诛杀令名单中,有一人是前太傅贾诩贾文和,贾文和跟牛辅素来亲善。王司徒想杀鸡儆猴,于是奏请陛下,罢黜贾文和太傅位,令贾文和出任侍中,奉诏前往陕地招降牛辅。”

“但贾文和此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却在只言片语间,就让陛下同意他带着家眷去陕地,当殿令王允难堪。”

“若西凉诸将中,有谁能献计令李傕结连董卓旧部,唯有此人!”

郑平轻叹:“果然如此!贾文和明哲保身之人,带着家眷去陕地,本就有避祸之意。”

“然而王允却要借着诛杀西凉诸将的名义,携私怨将贾诩一并诛杀。”

“兔子急了尚且咬人,更何况贾文和此人有大智,昔日被氐人抓获,贾文和谎称是段颎外孙吓唬氐人,叛氐不仅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余人也都遇害了。”

“为了保全自身妻儿性命,贾文和定然会拼命。”

“而此人用计又狠,要么不用计,要么一用计就会斩草除根,以除后患!”

“王允因私废公、画蛇添足了!”

荀攸内心更是惊叹。

“怪不得卢尚书有意让我来青州。”

“玄德公仁德之名遍布海内,是能成大事之人。”

“其麾下别驾郑平,对天下大势和人心的揣度,远胜颍川诸杰了。”

“有此俊杰相辅,玄德公他日定能成就大业。”

“或许,我不用去蜀郡了。”

荀攸是个眼光很高的人。

即便知道荀彧在颍川辅佐曹操,荀攸也没有前往投效的想法。

对于荀攸而言,投效一方势力,不如自己亲力亲为。

这也是为何,面对董卓的强权,荀彧选择的是弃官归乡,而荀攸选择的是密谋刺董。

荀彧想辅佐曹操来成大业,而荀攸则想的是当蜀郡太守、静观时局变化。

现在,荀攸却有了新的想法。

这世间的雄主,荀攸难以判断。

若是识人不明,误投了庸碌之主,那以后就难有翻身之日了。

当蜀郡太守,荀攸只需要听天子的,因为这蜀郡太守是天子的任命。

但投效一方州牧,那就等于是当州牧的麾下吏,其官职不是由天子任命而是由州牧任命。

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

虽然心中有了留在青州的想法,但荀攸并未表现出来。

荀攸需要时间访问青州的名仕,继而决定是否要放弃天子任命的蜀郡太守留在青州。

“使君,刘宗正和荀太守一路疲惫,先安顿他们休憩吧。”郑平提议。

刘备点头,让孙乾负责招待刘艾和荀攸。

刘艾和荀攸也没多言。

若按正常的礼仪,刘备是要设宴款待刘艾这个天子使者的。

但很明显,不论是刘艾还是刘备等人,此刻都没有赴宴的心思。

卢植死,长安乱。

如山岳一般,重重的压在众人的心头。

“显谋,卢师若知他一死,天子再度被西凉诸将挟持,想必也是很难受的吧。”登上临淄城的城楼,刘备仰天长叹。

苦心算计,最终诛杀了董卓,结果却因为朝廷公卿争权夺利,而让天子再受磨难。

不论是谁用计,都会感到愤懑。

郑平轻摇羽扇,脑中快速的分析当前局势,不疾不徐道:“以子干叔父的才智,本来是可以遗计定长安的,但他却选择了将匡扶汉室的重任传承给了使君和云长。”

“使君,你可不要因此而失了锐气啊。”

刘备肃然:“既可以遗计定长安,卢师为何要选择将重任传承给我和云长?”

郑平看向长安的方向,道:“方今天下,双帝同天。”

“然,青州偏远,难以跟长安的天子同殿论势。”

“自古以来,朝中无人,外将难安。倘若在朝中辅佐天子的是庸人亦或者奸人,那么长安的皇命对于青州而言,多有弊害。”

“攘外必先安内,即便使君忠义报国,也难防朝中小人在天子身边谗言。”

“倘若只顾内乱,天下如何能安?汉室又如何匡扶?”

“因此,卢师选择了将匡扶汉室的重任托付给使君和云长,替使君求假节之权、替云长求汉寿亭侯。”

“卢师有诛董大功,天子看过往情分,定然不会违背卢师的临终遗愿。”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卢师最信任的,是使君,亦是云长!”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