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擦黑时,乡亲们陆续回来,都很沮丧。唐二叔和唐二婶请乡亲们吃饭,乡亲们坚决拒绝,都说这是吃饭的时候吗?等你老闺女好好地回来,来你家喝三天酒。咱们明天接着找。唐二叔拦不住,就让儿子关大门,唐二婶把烙饼咸鸡蛋往大家手里塞。
唐二叔潸然泪下,他的好兄弟苗乡亲也潸然泪下。
乡亲们淳朴,厚道,真诚,这是优点,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优点同时也是缺点。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大家都坐下来吃饭,喝点酒,边吃边喝边唠,这样思路就被激活,就能把全部相关的信息集中起来,再加以分析,就会在饭桌上找到正确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明天就能找到人。
如果大家坐下来唠一唠,采集相关信息,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几天谁家有外来的男人或女人?昨夜或今早谁家有人出村,去往哪里?
不幸的是乡亲们已有共识:全村的人都在,这几天没有外人来,所以不必坐下来讨论。
外来的人包括外来的陌生人和从外面回来的本村人,乡亲们忽略了从外面回来的本村人,认为本村人不会带走唐二叔的老闺女。
这是受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有逻辑问题:前提错误——从外边回来的本村的人能带走唐二叔的老闺女。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几天有个女儿回娘家,她不算外来人,也不算本村人,她的父母和几家邻居都把她忽略了。
这是受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实际上,乡亲们已经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得出错误结论:唐二叔的老闺女跟不知什么人跑了,或是被人拐走了——遇上了拍花的。
如果坐下来好好唠唠,苗乡亲就会一拍大腿:我闺女今天早早就走了,回烟厂去了!
他的邻居就会说,明天去你闺女那看看。
如果这样做了,明天就有了结果。可惜,大家白白放过了一顿好饭。
就在唐二叔苦苦挽留乡亲们时,他的小女儿已经吃完晚饭,在宿舍里向大姐们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