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疯,是京旗的特征之一。
那三爷也意识到自己这话僭越了,甚至有“江南分子”的嫌疑。
钦天监夜观天象发现了极其罕见的一幕。
“老夫担心还是不够。”
“嗻。”
除非先运到湖北襄阳,再进入南阳平原走陆路一直运到京城。
两枚鸡蛋砸进了正蓝旗都统衙门。紧接着,无数鸡蛋白菜叶飞进去。
但只要京城能增加粮食输入,其他都不重要。
“不是使团,就是替使团打前锋的一艘商船,提前通知咱大清做好准备。”
老皇帝的心悸,越发严重。
平时有点怂,可同伴一多,这胆子就能大到天上去!灶王爷都敢拉下来抽俩脆的。
砰,脸喝的像猪肝色的那三爷突然一拍桌子:
“老子就搞不懂了。既然朝廷已经击败了江南伪吴王,官兵都从江西一路杀到苏州府了。那这米价,怎么还居高不下?”
“你们等着,这可是户部司官王大人的铺子。”
也许真的是老天爷开眼,殿外突然传来侍卫的喊声:
“海外蛮夷,撒克逊帝国国王派全权使团,不远万里,为我大清皇上贺寿。”
……
坏了!
“掌柜的,这外面是怎么回事?”
“害,您快别提了。这白米涨到了37文一斤!诸位听听,高碑店劫道的也不过如此吧?”
兵丁们忙着拿木杠子顶住大门,拿梯子趴在围墙上观望。
生怕被抓进大牢里过年。正如他所料,足足100多号旗人在都统衙门的大狱里过的年。
“那这药方?”
“师傅,宫里的人都说太医院共用一张嘴。”
“用心熬。照规矩办。”
街头巷尾茶馆酒楼,都是民间分析家,从军事、地理、道德、甚至是风水各方面来剖析朝廷赢的必然性。
下五旗的这帮旗人,最近哪個在家里不是窝着一肚子火。天天被婆娘念叨:银子不够用,市面上东西太贵!
恰逢腊月,四九城本来就是闲人满地走,这一下可找到高端话题了。
然而,
院使却是丝毫不以为耻,依旧镇定自若将那番他说了几十年的医嘱又背诵了一遍。之后,磕头离开了养心殿。
这一声吆喝,
养心殿内的大臣都一激灵。表情十分精彩,有震惊的,有惊喜的,有若有所思的。
而和珅也一样,内心除了困惑,还有些不安。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事!
“走,下一家。”
一旦动手烧了砸了都统衙门,哪怕仅仅是熏黑了大门,那性质就变了!
……
……
一咬牙,赶紧换个靶子:
“皇上圣明,抚远大将军英明。肯定是那帮奸商在故意炒高粮价!”
“快,回去禀告府尹大人。”
砰,那三爷又拍了一下桌子。
至多20斤!
其余的都在路中被消耗掉了,民夫要吃,骡子也要吃。
然而,
今日这位新晋御史的弹劾折子太具体了!
具体的让老皇帝一阵心悸。
凡事不看损失,得看性质!
裕泰茶馆的生意冷清了许多。
勉强笑着说道:
经过4轮磋商,拿出了一张方子:调理!
难呐!
有时候折子写的堪比通俗小说,想象力极为丰富。御史一支笔,言事全靠编。所以即使折子递上去,也很少有人当回事。
有人摘下暖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使团到广州了?规模几何?使节为何官职?”
一名蓝翎侍卫喜滋滋的跑进来,叭叭打了下马蹄袖:
“广东急报,撒克逊国王恭贺皇上圣寿,使团前队已抵达广州港。这是两广总督并广州将军的折子。”
“奴才斗胆,求皇上昭告全城,九江大捷!”
“快,召进来。”
“嗯,虽为蛮夷,还是知礼的。传旨,广州官府需好生招待朝贡使团之报信使者,按照2品官的待遇安置在当地驿馆。待使团抵达,着广州派兵护送直至京城。”
“臣附议。”“臣也附议。”
不过,骂归骂。
说着,嗖嗖。
一群旗人揪着伙计,推到大街上一顿暴淬。
“和珅,你在瞎琢磨什么呢?”
纵然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也是可以“风闻言事”的。
“咱万岁爷可怜呐。”
深谙衙门行事逻辑的那三爷,一秒钟都没有耽搁就冲进了旁边的小胡同,以从未有过的迅猛身手翻过了围墙,逃脱了被逮捕的命运。
这样的运粮路线,100斤粮到京城还剩下多少?
综上,
“朕,有一顾虑。江南盗匪虽是疥癣之患,可夷使来访,若是因此低估了我大清~”
挥舞着拳头大喊:
“江南光复,海晏河清。”
军机处拟文,六部并各旗都统衙门、顺天府衙门都在“封印日”前2天收到。
“皇上洪福,天佑大清。”
一阵冷风吹过,
那三爷酒意瞬解,他望着乱哄哄起火的现场,猛地一激灵: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
嚓嚓嚓,两边的巷子口传来了整齐的步伐,步军统领衙门的兵奉命弹压。至少有数百人举着长矛整齐的压了过来。
朝廷震怒,
流放了5人,杖责了31人,其余被逮捕之人皆停发一年的铁杆庄稼以示惩戒。
所以一路上这队伍越来越壮大,逐渐汇聚了上千旗人。
突然,乾隆的笑容逐渐收敛。
“左辅星耀眼,拱护紫微星!祥云环绕,破军星黯淡。”
气势汹汹的走过去,指着米铺挂着的价格牌子:
“白米,卖38文一斤?”
寒冬腊月,可是没下雪。
“旗人才是大清根本。”
一个早已存在,但大家都不愿正视的隐患,终于被摆到了台面上——京师缺粮!
六部堂官,会同军机处大臣坐到了一起,商议此事。
都统衙门大门紧闭,内部慌成一团。
“除涉军国大事,结党营私,贪墨抗旨,其余不必呈送于朕。”
“新年在即,为京城民心,为天下安定,为大清颜面,九江必须大捷!如此一来,民心振奋,四夷敬畏,士绅安心,待一年半载,举全国之兵彻底扫平江南。”
乾隆更是私下表示:
见一群臣子喜滋滋的贺喜,乾隆的心情也莫名的好了起来。年龄大了,就爱听点吉利话。
在理藩院当差的那三爷,虽然爱吹牛,可对于大事很清醒。
秦驷进宫20年,早摸透了这紫禁城看不见的逻辑。
太医院的杏林高手,集结养心殿西暖阁。
“走!”
人人的脸上,都戴着面具。
……
半晌,和珅开口:
“再苦一苦豫、苏两省的百姓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