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推行四政(1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325 字 10个月前

武汉,宫府。

各州郡汇报的内容,静静的摆放在案几上,诸葛亮持笔在巾帛上书写。

“石磨?”

“不产宿麦?”

“南人无食麦饭之习?”

“百姓不知宿麦耕作技法?”

诸葛亮根据各州刺史汇报上来的公文,自我整合问题,将其抄录在文书上。

“季常?”

“仆在!”马良应道。

诸葛亮搁笔于案,问道:“季常出巡荆楚郡县,访地方吏民,可有何不同之见?”

马良沉吟少许,说道:“此国策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今难以推行,并非宿麦不能食,而在百姓不识宿麦之利。以良之见,欲劝百姓广行稻麦耕作,当让百姓晓宿麦之利。”

“古人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有实利可图,百姓必欣然耕作。”

诸葛亮颔首而笑,问道:“季常可有计策对子?”

马良摇了摇头,说道:“恕良才疏学浅,并无详略对之。”

诸葛亮持扇起身,说道:“若改赋税,将田租收米八升,更替为收麦米八升如何?”

马良微微皱眉,说道:“改稻为麦,怕是官府吃亏。官府收麦,供给军士。军士多为南人,岂能愿食麦饭?”

当兵吃粮,吃的岂能是麦饭这种粗粮?

大部分吃的是吃稻饭,这般才能保证军士的战斗力。强行让军士吃麦饭,心中积怨,士气不振,怎会尽心作战。

如齐梁大战,南朝的梁军因以麦屑为饭,士气低沉。萧衍急调大米,军心大振,才打败了齐军。

故而收麦饭为赋税,马良就怕军士不愿吃。

“哈哈!”

诸葛亮轻抚羽扇,笑道:“季常勿忧,亮已有方法对之。”

说着,诸葛亮将案几上的巾帛递给马良,说道:“季常,将此文抄录五份,送于霍督、庞令君、刘尚书、法汉昌、顾治中等君,请他们至此,商讨推广稻麦轮耕之法。”

“诺!”

霍峻收到巾帛后,将军务交给属下,便前往赴会。

诸葛亮于门口亲迎众人,互相寒暄之后,众人纷纷落座。

六人于左右席地而坐,手里翻阅着推广稻麦轮耕的疑难问题。

诸葛亮清清嗓子,说道:“南人垦水田,有上中下三田,较均产来说,每亩可越收三石稻米,此春耕秋收之时也。若于秋耕宿麦,越春而收,以亮之所见,勤勉耕作,纵无三石之粮,亦有两石麦粮。”

“一年二收,胜中原二载三收。故稻麦轮耕之法,能于各州郡中推广,不敢言家家户户耕行稻麦之法,但若能让十万顷良田行耕宿麦,每岁至少可增千万石之粮,”

“军士月食二石,年食二十四石。千万石之粮,足可让我国军士食近三年。稻麦轮耕之法,乃国之大策,若是能成则国库充实,大军将不被粮草所困。”

十万顷良田多吗?

汉代一顷田为五十亩,十万顷田约为五百万亩田。

那汉代一个郡能有多少田?

以徐州的东海郡为例,约有五十余万顷熟田。也就是说将东海郡的五分之一种上宿麦,则基本能完成诸葛亮的目标。

那种植五百万亩田,需要多少劳动力?

按每户耕五十亩田为单位,则要十万户百姓。也就是说至少要发动十万户百姓,集体种植宿麦,施行粮食大增产的计划。

诸葛亮所说的这些东西,在场众人皆知。

诸葛亮指向巾帛,说道:“然宿麦之物,南方百姓多不喜之,又不得耕作之要。今欲让南人百姓耕作,非利诱不可。亮于准稻、麦互换,田租八升,百姓可缴稻米,亦可缴麦米。诸君以为如何?”

“稻麦互换?”

庞统沉吟几许,说道:“稻米,吴楚百姓多喜;宿麦,不得吴楚百姓所喜。今留稻自食,百姓必愿种植宿麦,出宿麦以为缴纳赋税之用。”

诸葛亮试图利用政府收取宿麦为行政手段,刺激民间广泛在秋冬种植冬小麦,待春季成熟后,留至夏秋之时,向官府缴纳赋税。

如此下来,之前缴纳田租的稻米,百姓可以留下自用。这样操作,种植宿麦有利可图,必然能刺激百姓种植冬小麦。

顿了顿,庞统抛出了与马良相同的问题,说道:“官府收宿麦,岂不让我军士卒食宿麦?”

“孔明!”

庞统看向诸葛亮,认真说道:“孔明欲推广宿麦之心,统多能理解,然今下当以军士为重。以统观之,稻麦互换可行,然因限制每户上缴宿麦数额,以保证军士正常供给。”

诸葛亮没有回答,而是询问法正,说道:“孝直来自关中,多食宿麦,有何见解?”

法正捋着胡须,笑道:“麦饭难食,如若能研磨成粉,制成面饼,军士携带而食。入沸水而煮,与今下蒸饭有异曲同工之妙。”

蒸饭,稻米的食用方式之一。可以晒干,出远门时携带,煮上热水,就能食用,与后世的自热米饭有相似之处,故而南人作战常以此为军粮。

胡饼,用小麦制作而成。也是可以远行食用,饼太过坚硬,泡点水就能吃。

“正是!”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主公于中原征战时,手下军士常以胡饼为食。昔汉灵帝时,其喜食胡饼,京师之人多从之。霍督行军征战多年,不知有何见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