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什么是小桥音乐会(2 / 2)

我亲眼看到,一所农村学校仅仅一个城里来的女孩会非常简单的舞蹈,到每个孩子热爱舞蹈,并且其中有天赋者脱颖而出——但他们的脱颖而出绝不能成为舞台的独霸者,绝不能成为其他孩子对此的阻碍。

我亲眼看到,不认识简谱,从来没碰过乐器的这些孩子,慢慢地学会吹奏,学会吉它弹唱,学会用声音和乐器传达自己内心的悲喜。

你看到的是外在的标准,它是静止的;我看到的是永恒的成长,它是流动的。

标准总是应该有的,那就是:你比上一次更美好、更美丽吗?如果不是,那就努力在下一次让自己亮起来!

甘老师写的多好,句句写在颜瑜的心上。颜瑜觉得这就是,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会。

歌声可以不动听,但,孩子在享受歌声。舞姿可以不优美,但,孩子在尽情舒展。每个孩子都可以放声歌唱、随心舞动。没有苛刻世俗的评判标准,此刻,只要孩子是享受的,一切就很好。

这样自由、开放的、生命力强的音乐会颜瑜见过。在小而美的加加学校。就是颜瑜和余校长之前在的小学校。

当时学校很小,6个年级,除了一年级有两个班之外,其它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每个班级人数不多,多的有22人左右,少的班级只有7个人。学校没有一切行政工作,有的只是老师们齐心协力专注教育教学。没有情绪内耗、没有沟通内耗。当然,一定有生命力爆棚的小桥音乐会。

学校里有器乐课和声乐课嘛。每周一次的小桥,器乐老师教首歌,班主任在器乐练习时带着练练,平时就把节目搞定了,根本不需要再拿出语文课的时间去专门练习。一到小桥音乐会的时候,老师带着各班的孩子去会场席地而坐。器乐老师宣布演出开始。每个班轮流上去表演节目,连个串场的主持人都没有,自动演完、自动下场。老师也没有专门排过队形,每个孩子上去自动站一排、两排或者三排,后面的孩子把自己的脸露出来就行。甚至有时候演高兴了,会有的班级临时再去教室拿乐器,加演个节目。那更没有彩排了。每个孩子都是自然、全情投入的样子。没有人要求必须标准站姿,必须面带微笑,班级队列必须站的横平竖直。每个孩子都是自由、享受的状态。

来到了这所公立小学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像军训。

得有主持人,班主任得训练吧。所有主持人都是小大人的样子,就像网上你能搜到、了解到的所有小学生主持人的样子。

必须把队列排整齐,人多呀,舞台小,还得排队形。嗯,一年级的小孩转头就忘了他在哪里站,更有意思的是刚开学时,他谁也不认识谁,他都不知道他站在谁的后面、谁的前面。反正,每次都有人站错位置。唉,你让他临时补位吧,他要有这么机灵的话,他早就记住他站在哪里了。

好不容易站的七七八八加上补队之后,队伍终于是一样长的4列了。

嗯,站姿还不能看。你喊个立正,他回个一二。害,就动了嘴,腿还是斜着的,胯还是顶着的,手也乱放的,还前后说话的。你必须一个一个口令喊:小脚—并拢,手贴—裤缝,眼看—前方。就得喊得这么细,他才能勉强站好。好家伙,就站给你站1秒钟,你一说话级乱了。真的是绝了,绝望了。

更绝望的是,一年级学习的器乐是口风琴,小桥表演当然少不了它。平时上课时琴都是放在桌上,上台表演时要站着,左手举着琴,右手弹奏。从教室去会场时,要单手拿琴。到会场等待时要把琴放在身边。上台表演时要单手拿琴,表演结束后要把琴放到地上接着表演第二个节目。第二个节目表演完要拿琴退场。在会场观看其他班表演时要保证把琴放好还不能乱吹。啊,每一项都要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