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者无罪,明知故犯重罚。
没同学敢在上课说话了。因为不管他们打算长大后怎么做,眼下都还得受家长的监管。如果成绩不好,上课还不听讲,回去只能挨打。
姚志信说这么多,一来是告状,告诉村长那些有手机的孩子都在想些什么,二来,是真的给村长出主意。他害怕村长不明白,还特别问:“秦叔叔,这个办法用在村民身上,会管用吗?”
村长眼神一亮。他光想着如何节约开支,不敢去想任何多余的花销,更没想到印宣传册这种老办法。
老办法久经考验,经久不衰是有原因的。
村长甚至想到,村里民风淳朴,用个红本子印宣传册,就像公文一样。打开一看,川江号子的计划一目了然,让大家有个讨论的方向,别天天往风水上穷讲究。
村长夸奖姚志信聪明,姚志信比得到老师的夸奖还开心。因为村长是官,在他心里永远是云华村的天。
姚志信顺势提出,想知道神女庙的传说,方便写作文。
村长看了时间,对驻村书记两句话交代了做宣传册的事,驻村书记也同意。随后,村长决定和姚志信去戏台。
在路上,村长讲起云华村的历史。
因为秦阿祖年纪活得大,还带过年幼的村长,所以村长的故事比杜奶奶说的细致。
清末,先有列国入侵,后有军阀混战。强盗劣绅横行,民不聊生。很多人逃亡巫山,依靠偏僻的地理环境避祸。
逃亡来的村民少有匠人,多为农户,大家只会种地。但山上土地贫瘠,山坡也不利蓄水种植粮食,最初日子很难过。没有吃的,也没有穿的,家家户户搭窝棚,天天求神拜佛也不顶用。村里有几位帮助村民安居、渡过难关的先祖。他们帮助村民建造房屋,通过打猎,才让村民活下来。
那时候的县城还叫中和镇,山路崎岖,从云华村来去一次要走很久。
秦阿祖说,先祖会轻功,爬坡上坎如履平地。所以,先祖常帮助村民去巫山县城采买,大家也乐意把钱财交给先祖帮忙。
那一年,是云华村最幸福的日子。风调雨顺中,村民们掌握了狩猎技巧,村里的房子也建成了,好日子就在眼前。村民们一起开荒种地,改造梯田,又挖蓄水池,造房子,才有了云华村的雏形。
秦阿祖那时很小,最喜欢坐在先祖的背篓里去县城,先祖拗不过他,偶尔也会带他去。
秦阿祖临终时依旧记得,他跟先祖去县城采买种子,吃到了糖人,还看到了人来人往的码头。碧波之上,一排白帆船整齐停靠在岸边。青翠的山峡环绕,江风吹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他们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山匪,先祖功夫出众,三下五除二,打得那山匪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将种子顺利带回了云华村。
山路很险,他坐在先祖背上的背篓里,坐在种子上,却像是坐在家里。他好奇往外张望,长江绵延向远方,白帆川流不息,他几乎以为这是世间最繁华的景象。
好景不长,清朝覆灭,军阀混战。这山匪投靠了军阀,一跃成为有枪的兵。
哪怕那年粮食获得了丰收,好日子也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