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和麦道抢人才(2 / 2)

现在津城造船厂已经将霍元甲号造好,请李三彪参加首航。

李三彪在东洋订购的五轴数控机床,因为巴统同盟看得很紧,一直没有机会发货。

小西长行出个主意,要李三彪决定试航的机会,自己开船去接。

李三彪觉得可行,要求船厂为自己配备了必要的水手,并且这次试航要到东洋海域。

船厂虽然有所疑虑,但李三彪说加长首航距离,这是为了看看这艘船是否安全。

李三彪的“霍元甲号”暗中来到东洋领海外,一艘过路的渔船靠了上来,趁着大雾,把几个货柜运到了霍元甲号的船上。

然后,霍元甲号开始返航,在魔都靠港,把那几个货柜运到了魔都飞机制造厂。

魔都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急忙将其组装起来,兴奋地发现,这就是能制造运10所用涡轮发动机部件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

与麦道公司合资的生产线已经运到了,厂房也已经盖好,

麦道公司带来了许多新型制造装备,还派了不少工程师和技工前来。

李三彪将之一一解析,尤其是麦道的发动机。

李三彪郁闷的是,飞机发动机过于复杂,一共几万张图纸,

自己画出这些图纸,即便有高级绘图技能也十分困难,但光靠自己一个人,也得画上一年多!

没办法,李三彪只能稍稍给运10的工程师指点迷津,指出一些设计要点。

龙国的发动机工程师并不差,只要捅开了这层窗户纸,设计思路立刻就有了质的提高!

李三彪又解析了麦道公司的两款客机,将漂亮国客机的气动布局、载荷分布这些难于看清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运10参考。

飞机上的曲轴之类形状极其复杂,经过精密计算,一丝都不能差。

如果是过去,八级工也制造不出来,但现在李三彪运来了东洋的数控机床,加工起来就并没有什么难度了。

但这也仅限于大的方面,李三彪只能大致分析出材料成分和力学特性,而具体制造工艺是分析不出来的,几万个每个部件怎么成型,需要如何热处理加工,多少温度淬火,

这些零件具体的制造工艺,每一个可能都会花几年十几年的心血才能总结出来,多数甚至没有申请专利,都掌握在麦道公司的技工脑子里。

这就是为什么李三彪建议飞机厂花费重金,聘请他们长期留在龙国指导。

而且李三彪建议,对外国工人采用轮换制,把这些工人的技术学到后,就换一批人过来学习另外的技术。

同时聘请300多个麦道技工的花费实在不低,飞机厂都快开不出工资来了,上次那几亿港币都快花完了。

李三彪笑道:“这个简单,让运10再造一下势,我们增发新股就是了!另外,可以开放运10体验,也能小赚一笔!”

李三彪想了个噱头,为了展示运10的强大运力,让运10飞临香江,然后直飞喜马拉雅高原,攀登珠穆朗玛峰探险,一共有100个名额!

每人需要负担探险所需20万港币费用!

李三彪在tvb上发出广告,立刻有不少不差钱的阔佬报名参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