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路的村民要留在洞口采摘草药,说下山卖个好价钱,无奈陈玄柯只得自行探身入洞。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洞顶透过一簇阳光将洞内照的通明。
一眼望去,山洞简陋地只见石床、石枕、石桌各一,以及一面隐约刻有字样切削过的石壁。
在检查各处并无奇异后,他便径直来到石壁前。
石壁粗粝坚硬却勾划着几行仙露明珠般的大字,如同大笔在纸上洒意挥墨写就。
他怔怔地盯着石壁上镌刻的口诀钩玄,摩挲着凹凸起伏的刻划,一字一顿,口中喃喃道:
“收真一,天元立现,查二仪,龙虎野战,列三才,天人合一,分四象,采药火候,别五行,
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
他眼中满是惊讶,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片刻后仰天大笑,笑出了眼泪。
“哈哈哈哈哈这竟是真传口诀”
“刮开尘垢肯豁出,长啸一声归去来。”
“年来都被红尘缚,忽然也解到蓬莱。”
终是苦心人天不负!
如今数载求道,忽而机缘已至也!
自从得真法回来之后,陈玄柯立刻宣布闭关苦心钻研道法,志心修炼。
他坐于静室。
手中翻动的正是《先天抱阳隐仙丹诀》。
此书应当属于天元丹法。
它将丹道境界划分为后天、先天、筑基、结丹、练己(玉液还丹、还丹(金液还丹、阴神(温养、阳神(脱胎八者。
从修行方式而言,又分为性功和命功,所谓“性命双修”。
后天之境,以精气神达到圆满为目的,静功打坐以清心养性,动功如熊伸鸟经、五禽气功以锻炼精气。这个过程也称“百日筑基”,待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后,便可开始尝试求得玄关一窍突破先天。
先天之境,乃是在“前念将去,后念未续之时;当下即是,转瞬即非之觉”的玄关一窍中以神、气二物合于玄窍之子气感召母气,求得一缕先天一炁,有此气也,便是先天。此后静定纯熟,求玄关便得玄关。
筑基之境,与后天“百日筑基”不同。
要达此境可分而为三步,合则实为一步:分是精气神三者的先天,合则只需一个静字,便可无为而为。
静定之下,神、气于玄窍中渐渐打成一片,反应发生神妙的变化,渐渐复返先天;而先天一炁行周天,沿任督二脉转河车,日渐温养肉身精气,使身体也复返先天纯阳之体。待到精气神俱是先天,到此齿落重生、发白转黑,百疾俱销为验,长生久视,可谓人仙。可以说先天是得先天一炁,而筑基则是复返先天之体。
结丹,又称结金丹,根据结丹的品质可分为三元九品。
三元:天元神丹、地元灵丹、人元大丹
九品:仙品上上品上品中上品中品中下品下品下下品不入品
练己,又称玉液还丹,乃是修炼元神,以使模糊的灵识蜕变形成向外可察环境,向内可內视的神识,且此神识一备,修士便有“心血来潮”之预兆,练己即练心修性,可初具神通,修炼至高深,脑后渐生五色毫光,邪崇不侵。
后之境界暂不赘述。
人的修道禀赋是有差异的,即是所谓根器,根器粗分为上中下三等,故而也有不同的法门。
然而丹道法门对于根器的要求也很奇怪,可能是对于心性的要求太高,所以上智与下愚更容易修行,反而是中人之姿很少有能够所成就的。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他默念着清静经,凝神片刻后微微吐息,依照法门默然下炤丹田气海,心很快便安静下来。
许是此门真法与他的根器相契合的缘故罢。
目垂帘,舌顶颚,静数息,心猿降,意马歇,呼吸断,胎息行,久温养。
只觉有一气于周身毛窍间、于肌腹之间鼓动,外接天根,内接地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渐而心息相依,神气相合。
陈玄柯感觉回到了母亲体内的婴儿状态,全身被温暖的羊水包裹着,仿佛下一刻就要睡去,却又有一灵独运。
忘了所有的机巧点染,也忘了此前所要达成的目的、为何人、在何地
正如庄子所言物我两忘之境界:“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所谓“山中无岁月”,见元神、入玄关、招摄先天一炁,一路势如破竹,然而始终于筑基一境门外徘徊。
“了命未能先了性”。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先转而单独修炼性功,直将元神打磨的如同水晶塔子一般澄澈。
匆匆十年倏忽已过。
在真法与实修经验的相互印证之下,他很快又从道藏中去芜存菁,发掘整理出多篇丹诀法术,虽说大都是中下乘,但也很不错了。
命功依旧卡在了先天,却单单将性功修炼得踏进了练己门槛。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没有灵机(灵气,肉身无法从后天阴阳彻返先天阴阳,更别说超凡入圣、长生久视了。
明明仅一步之遥,却被一道门槛拦住,这让他如何甘心?
自古道家修真都提倡“性命双修”。
吕祖曾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不甘心只做万劫阴灵的他翻阅着浩如烟海的典籍,印照着丹法口诀,慢慢的心里隐约有了答案。
此路不通那另寻他路走之,穷则变,变则通。
熟谙道教历史的他知道,自古以来修道的路便一直在变。
自先秦时期炼气士们餐风饮露,吞吐日月精华,食六气而饮沆瀣,漱正阳而含朝霞;
秦汉之际的方士们则寻药烧丹,修持各类方术;自张道陵创立道教后,修行方式更是各生百
端,符箓咒语,烧炼金丹,入山访仙,辟谷绝食,导引食气,存想守一,数不胜数。
而自隋唐以来内丹盛行,性命双修,则是金丹大道占据主流,内丹各派争相辉映。
山不过来,我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