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法家天骄,张三(2 / 2)

老秦人就是想要钱,想要房子,想要老婆,想要地位。

给老秦人讲一统六国如何如何,他们也听不懂啊。

于是商鞅设立了军功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只有打赢了仗,才有方方面面的好处。

同样的,战死沙场也不用怕,爵位和功劳都由他的儿子继承,就是让下面的战士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商鞅用爵位,授田,世袭满足了人们最原始的功利心。

毕竟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从底层翻身一下子成为大贵族,这从商鞅的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秦军勇猛,冠绝天下,今陛下所用的天子家丁中,多数也是秦军,这就是制度激励的作用。”

见崇祯皇帝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张三来了劲,继续给崇祯皇帝讲解。

“至于唐初,采用的是府兵制度。

唐代府兵,主要是初唐时期的府兵对于打仗充满了热情,并且特别愿意以少打多。

因为唐朝独有的一套奖励机制,以少胜多的战役,被称呼为上阵。

杀敌四成以上的,叫做上获。

就是说,以少胜多,并且大量杀伤敌人的话,能连升五级,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所以初唐百姓对于打仗这件事充满了热情,是情有可原的。

典型例子就是太宗晚年征高句丽的时候,说好的只带十万人,但是老百姓太想去打仗了,从长安出发,过河北,最后到东北前线的路上,到处都有自愿追随唐太宗的老百姓,多则几千人,少年的几百人,全组成私兵,自费跟着唐太宗远征高句丽。

因为一个初唐小兵,出去打仗胜利归来,很容易就能过上好日子。

然后被朝廷各种宣传,奖励,还能得到了土地,房子和娘子。

邻居挺羡慕问怎么回事,小兵说就是打了胜仗,太宗皇帝赏的。

于是大家就明白了,原来打了胜仗就能这样。

我们也要土地,我们也要房子,我们也要娘子,太宗皇帝你就带上我们一起去打高句丽吧,哪怕我们自费跟着你去打高句丽都成啊。

李世民很懂这一点,给老百姓讲要他们怎么怎么爱大唐,都是虚的,不管用。

大唐怎么爱百姓,百姓就怎么爱大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就体现了他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

但是要是给老百姓讲打胜仗就能过上好日子,这个有用。

毕竟一个小兵跟着李世民打了胜仗,他客观上促进了大量的小兵去投奔李世民。

毕竟人人都想过好日子,而初唐把人人过上好日子和国家强盛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初唐强盛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么一套机制,是完全建立在对外扩张的基础上的。

现在陛下想要做唐太宗,这么一套对外扩张的制度,陛下很有学习和借鉴的必要。

这当然很有法家的影子,被历代的儒生所批判。

但,我们的世界毕竟是一个现实的物质世界,不能全靠儒生说的什么为爱发电。

我认为法家的积极性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现在陛下这样的明主又舍得给重赏,将士们的作战积极性才能那么高。

以后陛下想统御五大洲,控制四大洋,使用一定的法家思想,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就是我为陛下设计的海外利益分配方案,请陛下过目。”

结果张三的分配书好好看了看,崇祯皇帝非常高兴,对他的理论非常赞同。

“好啊,清河候你真有本事啊,你就是朕的商鞅啊。对了,你应该是法家的门徒吧?”

“是的,陛下,臣是偶然间读到了几本法家的著作,才成为法家门徒的。”

“好啊,汉武帝独尊儒术几千年后,又一个法家的大臣来主持改革了。

朕会全面支持你的改革,一如当年秦孝公支持商鞅一样。

不过你不用担心像商鞅一样被人清算,回头朕让监国(朱慈烺拜你为义父,如当年诸葛武侯的故事。”

“多谢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定为陛下效死。”

“哪来的这么多死,朕的功臣都会活的好好的,爱卿放心就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