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丹心何需鉴(1 / 2)

隰之郎 子书同志 6434 字 2023-11-01

那从村里带到山上的孩子,转眼就到了二十岁,虽然这其间少年带他偷偷几次下山,看一看世间的繁华、破败,可是却不想被它们牵绊,最后还是带着孩子回到了山上,因为这座山对于少年来说,就像是家一样。

可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似乎并不甘心于以后的日子耗在这山林间。

几次向少年请求,说要下山,看一看人间的兴衰、纷扰,最后就待在人世间。

少年起初并没有答应,因为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不同的,就像对于自己朝夕相处的野兽朋友一样,它们谁离开,少年都不会反对,可是这个孩子离开,少年犹豫了。

自己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就像是父亲一样,而孩子对于自己来说,更像是老师,教他如何成为人的一名老师,让他有了感情、有了人性。

最后,他还是离开了,当年的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现在已经是一个男人了,而自己还是那个少年模样,没有丝毫的变化。

离开前,孩子不对,应该说是男人,他和少年说,他的名字叫做“宛余虽”,让少年记住这个名字,可问到少年的名字时,少年闪过一丝茫然,他看了看陪伴自己多年的玉牌,上面刻着一个飞扬遒劲的字。

少年说自己叫“李”!

男人对于一个字的名字不感到奇怪,因为他跟着少年的这段时光里有着更多无比神奇的事。

男人下山了,临行前,依依惜别,少年和这个男人有着太多的交织,自己带给他成长,而他更是在自己犹如白纸的记忆中刻出了最初的几笔,笔锋有力,影响着之后少年的行迹。

男人下山前说,待到男人死后,希望少年能将他找到,并葬在这座山上,陪着少年一起看山林间的日出日落、云起云浮。

少年答应了。

男人走了,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少年的日子又如十五年前那样,看花开花落,百兽征伐,就仿佛是山神一般,不去插手山间俗世。

只是比起当年,如今更加无趣!

为什么会无趣呢?少年暗暗的问着自己,好久之后却没有答案。

四十年后,离山间遥远的京城中,一座书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

书院名叫“气华书院”,由当世大儒“宛先生”年轻时所创,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这家书院只收一些寒门子弟,故而书院的学费价格低到可以不计。

寒门难以出贵子,在当时的朝代“杳朝”更甚,当初宛先生创立时还遭受了一些的反对与批评,可是近四十年来,气华书院已经成了京城三大书院之一,门生遍布全国,做官的更是不计其数,宛先生也从当时寒酸的落拓儒生,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当世大儒。

可是,本来应该安稳立足于京城的气华书院,如今遭到巨变。

那时是“杳朝永宁”年间,而那个皇帝,更是“留名青史”的“杳厉帝刘闻谏”。

那一年正值科举,气华书院由于影响深远,更借着作为寒门书院,同年的试子更是占了一半以上。

其中一位书院的门生寒窗苦读多年,面对着科举自信满满,看着上面的赋诗题目,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写起来才思敏捷、洋洋洒洒。

就这样,一首颠覆书院命运的诗作诞生了。

诗的名字叫做“叹余生”!

其中一句最有名的诗句是

“杳没孤鸿影,羁留人间客”!

当时这位试子就是通过这首诗作闻名京城,响彻云霄,皇帝更是当天召他进宫。

可等来的,不是皇帝陛下的赞许和封赏,而是质问他为何要用“杳没”二字。

士子不卑不亢,说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当时的杳厉帝好似听不见一般,当场下诏判他入狱,择日问斩。

罪名是“颠覆朝廷”!

当时的厉帝,昏庸无道,听信谗言,身边的一些佞臣为了拉拢自己的势力,都有意无意的疏远气华书院来的寒门学子。

可是面对着朝中官员是气华书院出身的门生的不增反降,那些佞臣在朝中没有办法,他们便在科举时动手脚。

也许是气华书院院长“宛先生”的大度,也许是出身寒门的士子们一身傲骨。

这些腌臜手段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甚至让他们更加刻苦的读书,考取功名。

而今天,他们终于找到了机会,这首诗在京城影响已广,那条佳句更被读书人津津乐道。

一群佞臣终于找到机会,指着“杳没”二字,偷偷觐见给皇帝。

在佞臣们的阿谀奉承、添油加醋下,杳厉帝更加愤怒,划了道最严重的罪名给那位士子。

事发之后,京城震惊,气华书院院长带着一众学习冒死觐见,乞求赦免无辜学子。

可是面对着他们的,是当年时任中常侍“魏乙”所传陛下口诏:

一群寒酸之辈,心怀怨恨,意图叛国!

一封诏书过后,气华书院勒令查封,身为院长的宛余虽更是难辞其咎,关押到押捕司,交由刑部审问。

宛余虽如今已经耳顺之年,虽没有了年轻人的一身冲劲,可是还是难凉心中不平之热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