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月亮啊,请不要遮挡我的眼睛(1 / 1)

五年后。 康·马航空的‘月之使者号’飞船越过地月l1点的索联·迪亚第三号空间站飞向月球。不考虑人这一因素,飞船完全可以在19小时之内从地球升空飞抵并着陆在月球表面预定降落点。因为无需绕地飞行变轨借力等一系列复杂耗时程序,飞船在进入外层空间之后的精确宇航位置(主要为避开外层空间绕地飞行器和已知空间轨道漂浮物等),借助化学能推进器中途三次启动加速。加速过程中飞船内人员宇航服内充入超重缓释气体。中途进行一到三次航线修正,飞船越过地月l1点后启动姿态调整推进器进行180°调头,再经过两次化学推进器启动减速后进入预定绕月轨道并进行90°姿态调整,最后一次飞船内部人员宇航服内充入超重缓释气体后(主要应对飞船下降过程中的侧向惯力超重),启动飞船飞控系统进行不间断降轨操作,绕月三周(圈)后绕月轨道低至最低绕月轨道内,反重力引擎启动,并进入‘阶梯式跑道’程序(不考虑飞船整体承受力的情况下主要是为飞船内部人员人身安全着想,否则这一步骤完全可以省略)。 飞船呈滑翔姿态降落,由高渐低掠过月球表面,那时整条跑道会腾起一道尘烟,就像荒漠中高速驶过的汽车拉出的一道扬尘,但那道扬尘的扬高要比在地球上高得多,尘埃落定耗时也更久,所不同的是,扬起的尘埃不会随风飘散,而是缓慢下降,这一过程颇像是一排智控的喷泉以线性横波形式笔直向上加压喷射后慢慢降压回缩,只在扬尘与地面接触后才铺散开来。 那道被扬起的波峰,至高点可达数千米,波段长度上百千米,宛若一道数千米高百千米长的动态波形幕墙;蔚为壮观,可惜飞船内的乘员无幸亲眼目睹,只能通过屏幕观赏这一奇异的人造景观。 飞船最后着陆阶段,内部乘员会听到奇怪的好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冰雹砸击汽车顶面的声音。那是由于飞船高度降至扬尘之内,粗砾的月面物质射升,击中飞船底部传导而来的异响。与地球不同,飞船无需人工修筑飞船降落跑道(另由于代价过大,不可实现),行间称之为‘野降’,意思这里是月球,想在哪儿降落就在哪儿降落。地球降落则完全是两码事:地球表面任何地方,除了南极没有人要之外哪儿也不能随便降——当然,掉到公海,那是另外一回事;再一个,降落风险极大,地面物质射速超过月面物质射速113倍,即便飞船船壳采用的是高强度金属材料,也不是好消受的。 月之使者号是人类第一艘月球观光飞船,载有415名地球游客。这一数字有些微妙——每张船票的票价正等于地球人中产阶级平均年收入的415倍,而且普世皆知——是否具有讽刺意味,不得而知。 地球人看到,阿尔法·达卡和索联·霍普,正悄悄把地球人析离成两种人:二维地球人(永久地表人)和三维地球人(根据其吹嘘的定义,‘暂时’称之为太阳系人)。 但根骨上,仍然还是穷人,和富人;只是他们正利用技术和时间,把这一社会形式的数学与几何结构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有人爱他们爱到问候他们的亲属,更多的人则恨到咬牙切齿问候他们的生母。 月之使者号安全着陆,路程总耗时37小时43分钟49秒。 飞船一阵痉挛式的震颤之后安静下来。片刻之后,导游小姐打开安全固定架,站起来对地球来的旅客朋友致欢迎词: 欢迎来到月球! 简简短短几个字,但也许所有的感情都在里头了。 游客们的内心里不会不是激动的,毕竟他们是第一批即将踏上月球表面的普通地球人。也许他们已在心理上认定:他们的一小步,将是地球人类迈向宇宙的一大步。 是反重力引擎,帮助他们这些普通三维地球人实现了登月梦。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虚脱的放松,近四十个小时的行程是够累,大部分时间都得裹在茧壳一样的宇航服里,还要被固定在座位的安全护架内,只在均速航行阶段人们才能够短暂破‘茧’而出进食或者按照严格程序‘排食’。出于游客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短暂的出壳放松时间被严格限制在特定安全时段,之后无论飞船处于何种航行状态,游客们则必需进入宇航服内并被固定在安全座位上。好在安全座位可手动调节成坐姿和站姿,但在飞船进入加速或减速阶段之先,安全座位将自动调整为最佳安全形态。 其间若有游客在宇航服里内急,就只能把排泄物释放在宇航服内的特制收集器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高科技尿裤——这玩意儿与配套内衣连体,使得游客们看起来就像破壳而出的巨婴。 客舱没有舷窗,游客只能从面前的虚拟屏幕上观赏沿途风景。可惜没有风,或者只有看不见的宇宙风和太阳风;唯一可以称得上景的只有地球,它也是唯一算得上有颜色的景物;灰色的月亮,只可远观经不得近瞧,卸去了阳光的美妆,在无比深暗的太空中露出凹凸灰暗的真容,就像风韵残存的美女,卸了妆,站在黑暗的星空下,萤光照在她的脸上不知能不能找到那种感觉,反正游客们看着屏幕上的月球,还是跟在电视上看它不是同一种心理感受它在无边的黑暗中漂浮着,遥远的星光寒亮,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总无法产生生命的联想,反而更勾掘出人们埋藏在心底深层的与生而俱的最原始的敬畏 船舱里的人们转而看太阳,以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却发现它只不过是一盏孤悬在太空中没有热度的刺眼的日光灯 半小时后,飞船舱门打开。人们无从调整心态,因为穷极心智仍不知将要面对的该如何面对;走下飞船,看到地面,便生出一股浓浓亲切的归属感。心灵的根系,马上扎进月球的大地,精神就有了依靠。 说也奇怪,人们出舱的第一眼不是好奇月球风景,而是不约而同地看向至近的地面,然后才起了好奇心。 此次月旅为期七个地球日,且全时段在面地面。因为背地面只有一座基地,由于条件限制及其它原因,不适合用来接待游客,而且那里看不到地球,无论从观赏角度还是游客心理上,月球的背面除了感觉上相对神秘些,也仅止于此。 看不到地球,才是最大的景观缺失。 眼前是一片灰白色的大平原,尽头连绵着灰白色的远山。 放眼这个世界,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色彩,仿如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骨灰 是不是每一个在地球上死去的人,身体化做灰的形态,被从神秘的空间通道传送到月球?而这个星球,在永恒黑暗的宇宙中,其实是一座漂流在无尽深空中的文明的纪念碑? 一个女游客想起死去的母亲,她是不是已经成为这颗星球的一部分?还是埋在地球上某个角落的小罐子里,其实装着的,只是一捧来自月球表面的土壤?她站在飞船出口的跳板上,手扶着栏杆,片刻出神 妈妈,为何你离开我,那么遥远 日光下,没有蓝天,没有白云,没有模糊的地平线。除了地面,只有星空。 普通人身份的地球人,第一次亲眼看到宇宙的本相——星空,与星球。 月球巴士就停在跳板下面,它将迎来第一批乘客,真正意义上的乘客。康·马航空旅游部门很贴心地把巴士靠在扶栏近处,照顾到游客们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学会‘走路’,下了跳板就被接待人员礼貌地扶进车门。 人们排队下船,巴士一辆接着一辆无声地靠过来,装满游客,无声地开走,拉出一条扬尘的车队。 巴士看起来像一辆拆去外壳的公交车,底盘以上只有稀疏几根网状骨架,类似没有覆膜的蔬菜大棚,但其实它是有外壳的,摸得到,隐约看得到。此外壳与基地穹顶是同一种材料,一方面游客可以沿途全角度无障碍览景,再一个主要防止游客在车行途中被颠簸出去而发生意外;虽然有安全固定装置,但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因为月球的地面并不如何平坦,而且月球土壤的厚度不均,引力原因,车子就像开在充满浮力的水底世界,稍微的坑坑洼洼,突出物或者深陷的土壤就能让车身颠簸起来,所以车速更快的前提条件是:车身更宽,重心更低,轮胎更大,另外加装自动颠簸反推装置以抵消地面对车身产生的反向作用力。此外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再有就是陨石及星际物质的危险。月球不比地球,陨石掉在头上堪比买彩票中超级巨奖;月球上没有地球那么厚密的大气层,那种玩意儿光临地球会用它的家乡话告知你一声‘我来了’,还会为你发光发热;而在月球上,哪怕一颗花生米大的星际物质从太空中射向你,那情形更类似于一个狙击手在太空中通过瞄准镜的十字花锁定你,然后就扣动了扳机而对此一无所知的你,根本搞不清子弹从哪个方向射来。 夸张地说:那中奖率,相当于地球某时代,你拧开某饮料瓶盖,发现里面写着四个大(‘大’为错觉)字——再来一瓶! 车队一线行驶,月尘抛扬,像行驶在即将入夜的荒漠中。但天空更暗沉,寂静无声,车行其中,又宛如正行驶在邃暗的梦境深处。 前方是一座月球基地,车行的目的地。在无声的星空下,基地被阳光拉出清晰的长影,似近还远,似远又近。那些基地建筑还保有前航天时代的某些特征,像一大片随意摆放的圆筒和方箱,有些互相连接在一起,有些则堆叠成一个个简单但看起来又有科技感的粗陋几何形状。 日光的照射角度使基地的穹顶呈现出反光的弧面效果,更远处还有几座类似的基地,距离太远,看不清建筑细节,但仍能看到穹顶微弱的弧光面,看起来就像一个个被丢弃在宇宙尽头的水晶球中的无声世界。 一位年老的富豪想起大半个世纪之前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月球殖民基地。那时他还是个很小很小的小孩子,第一次看到月亮原来是一个他完全不了解的神秘世界,穿越时空的记忆,从那时深刻心底; 这一刻,就在眼前。 老人的双眼模糊了,一生刻骨铭心的梦想终于变做现实,不应再有遗憾了吧 他看到这一座座反射着弧光的月球基地,在星空下如同一座座漂行在宇宙时空长河中遥远的坟墓;也许,这颗星球的某处,将埋葬一个来自地球的‘孩子’,一生的梦想。 此次月球旅行,将是富豪人生旅途的终点。他将永远留在月球,并为此付了足够的钱。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将是他接受安乐死的地方,并且被葬在那里的某个环形山的山口圆心里。人们会在那里为他竖起一块墓碑,并刻上他的墓志铭: 月亮啊,你如此遥远,但你还不够远,请不要挡住我的眼睛 星空下,常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深深凝望着遥远的方向。那双眼睛,会对遥远的星星说: 约克,我爱你 人们手扶着车壁向外看,星光连着地平线,如此清晰。数不清的星星让人感到目眩,宇宙到底有多远?没有绚丽缤纷的色彩,只有仿佛永恒的光和黑暗,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赞叹这伟大的智慧创造之美。 漫天的星光,或许是亿万年时空当中,它们生命燃尽的时刻,向谁发出的哀婉的逝言 我不知道。 游客们以为月球很小,他们以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准备好迎接月球之旅会带给他们的震撼。 月球是小的,宇宙的本相是震憾的。却完全不在臆想当中。 月球是小的,小得能让人看出它是一颗漂浮在宇宙中的小行星。游客们的心理感受欺骗了他们的眼睛,他们更偏向于月球其实是一块被抛在太空中的巨大岩体,而他们的车队就是一串爬行在岩体表面某一小块粗砾凹面中的无知的蚂蚁 这是一座新建的旅游基地,与地球上的旅游基地功能类似,具备娱乐餐饮住宿等必要功能之外,还另具科普及一定天文观测条件。 游客进入基地后,除过必需的消毒程序,还要在基地适应(其实是安全性隔离,以防游客们携带而来的地球微生物给月球人带来致病甚至致命性伤害)三个地球日才可外出游览。 基地里的一切尽量复制地球上的通行版本,以迎合游客们的归属心理。人造地球引力受技术所限目前还无法实现,不过这不是重点——游客们长途跋涉数十万公里,是来月球旅游的;一定的归属感是必需的,但若把月球变成地球的克隆体,似乎也没那个必要,只怕还会适得其反——那是后期移民的重点。 地球人终于可以脱去茧子一样宇航服,褪下令人脸红的高科技尿裤,站在地外行星的天空下自由呼吸了。那件笨拙的宇航服,犹如半生疲累,终于卸去,一身轻松。 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游客们来到科技味道十足的开阔的中心广场。人们像重获新生,好多人欢蹦乱叫,不少人因激动没能控制住情绪哭出声来。流出的眼泪飘飘忽忽地掉到地上,有人看到那些水滴撞到光滑的地面又弹了起来,反复了几次才落到地上不动了,很是新奇。 年纪大的游客最是激动,他们比年轻人有着更为深执的太空梦想。好在他们自制力比较强,更能很好地隐藏内心的真情实感。他们不敢欢呼,更不敢雀跃,怕摔倒出丑。每个人的轻松不仅仅是卸去了旅途的疲顿,比地球小许多倍的月球引力才是关键,不然只怕会两腿发酸,一屁股坐在地上动也不想动了(他们后来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两腿发酸浑身发软,到处都疼,头晕眼胀,动也不想动)。 月球旅游基地的导游小姐仍然穿着轻便的全封闭防护服,她是‘本土’导游,不敢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掉以轻心,更不敢擅自违反公司的相关规定。康·马航空公司已经把防护服精简到了极致,穿在导游小姐身上好比动画片里的一身纳米战甲,而且为了导游小姐们这张美妙的脸,公司更是下了血本单独设计出一套微型内向单原子力场交叉筑砌设备,用来建设超微型穹顶——头盔。 导游小姐像一个脱去头盔的身材火辣的美女赛车手,一头金发绾成干练的发髻,确实赏心悦目。但细心的人们还是能从她面前偶尔转瞬消失的单薄雾气看出些端倪。 关于游客的日程安排,公司有着详细周密的时间规划:三个地球日的适应期内,游客们要先学步,这方面基地内有专门的模拟场地,由导游小姐做专门指导。主要是为之后的月面行走打基础,如果到时仍不能熟练掌握宇航服的各种必要功能,那就只能留在基地看星星了。 余暇时间主要用来观星全息室内太空知识科普,以及各种月球独有的娱乐项目。前提是必需保证游客们足够的休息时间;当然,公司方面是希望这帮地球人睡得时间越长越好。

游客们是花了大把的船票,但旅游投资的数目更惊人,回本期离收益期比前者和后者们预想的都要长,而且撇开项目建设成本这一块,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运营投资仍要大于收益。只有在游客形成稳定的游客链,公司才会扭亏为盈。 但有时候,亏损是必需的,阿尔法·达卡们自然有更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他们永无止境的太空图景。 丰富的娱乐项目和近乎奢侈的花样餐饮显得有些过犹不及了,这些东西起码在第一批地球移民定居之后才可能真正体现出其存在价值。 尽管他们在娱乐和餐饮上极度发挥异星特色,地球游客既然肯花大把银子,一路在闷罐子里受罪,在这数十亿之四百一十五个地球人中,没有谁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到这里玩的。 来之前是要签生死协议的,之后才进入体检训练等步骤。而一系列协议条款当中,最主要的其实只有一条:自乙方xxx(游客完整合法身份信息(必填))进入旅游程序(精确时间:x年x月x日,x时x分x秒;地点:(精确坐标:地球精确经纬度坐标及地理位置(纵向)大气内空间雷达坐标(坐标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外层空间轨道实时位置(位置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起,至旅游过程结束游客退出旅游程序(精确时间,x年x月x日,x时x分x秒;地点:同上。)协议自然中止。 旅游过程中,因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内容涵盖全球所有立法国家定义及相关定义)对乙方人身生命安全造成任何程度伤害及任何形式损失的(财产精神,及连锁连带因果时空性损失),甲方无义务承担任何责任。(另注:不可抗力应包括:陨石及星际空间物质撞击;太空战争太空恐怖袭击;外星人攻击;超自然力量介入及攻击,如:黑洞,虫洞,时空异变及未知超然智慧力量等) 体检不合规者需另外签属一份生死协议及额外生命保障合同。协议声明,乙方在旅游过程中发生意外并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全部由乙方承担,包括对其他游客造成的人身生命精神损害及财产损失,甲方工作人员人身生命精神及财产损失和甲方财产损失。合同规定,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乙方承担(因此,甲方须确知乙方足具偿损能力(财力),乙方需无条件配合甲方清查乙方主权偿损条件(包括:固定资产非固定资产准资产(时空及非时空性))。(此协议与合同为2级保密级别,相关法律依据甲方本部所在国法律执行,并参照乙方国籍所在国法律解释(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这些有钱人,每个人怀里搋着的,其实是有着同一渊源的太空梦,和蚀入心灵深处的宇宙情怀。 他们不是来玩的。 所以,除了必需的休息,他们更愿意把眼睛凑到天文望远设备的观景窗口上。 笔者想不明白,这四百多个地球来的人,为何竟没有一个要求智能控制系统把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焦点对准自己的母星。 他们的心,都扑向了浩瀚的星海 而让我感到更不能理解的是,所有四百一十五名游客,一致要求首先观测‘阿尔法·代塔25’类黑洞,和闫氏空洞中的‘y1077闫’星云。 他们到底想要看什么?他们又到底想要知道什么? 黑暗吗? 游客们的观测要求是必需得到满足的,这在公司的服务内容及日程安排之内。如今有了定向光子打印技术,人类对遥远星系的观测结果更接近时空本相;后由全智能系统进行全息显形,更是让人有了更直观的宇宙视角——那种感受,不是单单用震撼两个字就可形容的。 于人类而言,他们所看到的全息星空,已经无限接近曾经的宇宙时空。 游客们真正从观测角度看到,阿尔法·代塔25星云中,真的存在一个天球形的宇宙空间,而这一空间当中,似乎什么都没有?更令游客们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宇宙区域的天球直径居然达数万光年! 科学家们通过定向光子打印技术,基于观测基点与天球空间球心进行辐面扫描性观测,通过天球前景星云纵深及天球背景星云纵深的时空数据,最终计算出这一类真空球形宇宙空间的大小;但从天球背景星云的星系光线扭曲中科学家们又有了新发现:天球背景星云的星系中存在一个直径达2715个天文单位的黑洞?!当人们通过天球背景星系光线扭曲的时空数据的计算结果,发现这一黑洞并非是在背景星系之内,而是在天球正中心的位置! 178万光年外的一片巨大星云中,居然存在一个球径数万光年的宇宙真空区域,而更颠覆天体及整个物理学界认知的是,这一宇宙空间的中心区域内居然还存在着一个直径2715个天文单位的黑洞!? 游客们看到的并非时空实景,是经过全智能系统实时处理的显示结果,更直观,但尽量在游客们智力范围内进行时空还原。人们看到,178万光年外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直径达2719个天文单位的类黑洞!(这一观测数据来自火星基地,是约克·a·n博士最新传回的观测结果) 约克·a·n博士私下对月球基地的妻子说,阿尔法·代塔25类黑洞,似乎开始进入收缩阶段。 罗琳知道,约克深深陷入恐惧之中不能自拔,他需要她,渗透身心灵的需要!比昨天更需要! 它不是黑洞,更像一个超出人类认知的未知生命体,至少在178万年前! 现在呢?它是什么?它还在吗? 作为一个科学家,罗琳知道,丈夫是不称职的,他的情感太浓,生命太感性,他的心,对她有太多的依赖,就像她心灵上的孩子。 可是罗琳,又何尝不是如此 约克,我爱你月亮对星空中的某一颗说。 星星说: 嗯 狗日的阿尔法·达卡! 冯·布南教授又把一个很贵重的仪器摔碎了,当着实验室所有人员的面。 他对反重力引擎所造成的引力畸变一筹莫展。他老了,真的老了,再力不从心,满头的白发,疲惫早已在他脸上冲刷出密布的沟壑。他亟需闫圆圆教授的帮助,闫教授是最可能解决此问题的人,可是他已经死了!死了! 老闫哪!你这混蛋!为什么!为什么啊?! 冯·布南恨这懦夫!究竟是什么竟使他失去活下去的勇气?!这混蛋就是一头蠢驴!蠢驴!!! 另一头蠢驴也死了!那蠢货居然蠢到把手指伸进矩幕! 狗日的赫连祁马,你这蠢货! 狗日的侯孝义! 狗日的!! 一切可能解决引力畸变问题的人都在冯·布南教授的骂单中。这些人,不是死了,就是可能已经死了,抓也抓不住! 冯·布南教授突然抓住身旁的一个学生的双肩: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他近乎咆哮,唾沫星子裹着浓烈的口臭,喷溅学生一脸。 那人看着自己的老师,内心里充满无限悲哀。从何时起,这位伟大的科学巨人,竟变成了一个双眼里充满无助和绝望的老人 很幸运,闫氏空洞还在观景的窗口期内,再过几天就沉入某个方向的地平线的山后面去了。再要观测的话就只能等下次再来的时候了,不过时间把握不好的话也不一定赶在窗口期内; 但也许,此生不一定再有下一次了。 据导游小姐解说,目前全智能系统通过对定向光子打印系统长期观测的数据全向分析后推测,闫氏空洞可能是一个直径达数百万光年的球形空洞,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中心宇宙空间有类黑洞存在的迹象,但却发现其中的团状恒星系星云——y1077闫’星云与所有已观测空洞外缘的星系形态皆不相同。全智能系统通过对空洞外缘数千个星系的时空特征仔细比对后发现,所有星系都具有漩涡星系的时空特征,唯独空洞中的y1077闫星云是不规则团状,目前全智能系统没有能力分辨来自星团内部的恒星及类似天体的时空特征,无法最终测绘出该星团的全息形态,甚至它只能得出该星团视迎面的二维形状为不规则团状——对于这一结果,一个二流天文学家也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 另外全智能系统根据y1077闫星云外缘恒星光线的时空湮灭现象推断,该星云应为一种更为奇特的漏斗状星系,而此球状空洞只所以还没有观测到其背景星系或类似天体,或许是因为这个洞并非球形; 也许它更可能是一个不知深浅的洞 科学家们惊讶地看到,全智能系统第一次用到了‘或许也许’这种的字眼,而全智能系统对于自己如此不严谨的措词似乎毫无所觉。 它,变了; 如何变了,没人说得上来 四百一十五个地球来的人,全部通过训练,包括那名将要永远留在月球的老人。疾病留恋着他,深深爱着他,一路陪伴,不离不弃,至死不渝,老人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为了月面行走,他愿意豁出残病的老命,之后再没有遗憾。 可是,怎么可能没有遗憾? 若非永生,总有遗憾 老人说。 月面行走与基地内的训练基本没什么区别,要说区别,无非死于非命的机率更大些。 地球来的人,愿意冒这个险。 旅游巴士驶近静海基地。 ‘今日’两个日程安排:参观人类历史遗迹;看地球。 (注:人类只所以观测到相对完整的宇宙信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物理条件是,光子必需足够小(小,为相对物理表现);其每一个光子在发生运行时空特征消失,这一过程完全在绝对时空之内。 宇宙内容质(这里指物理(宏观及微观)运行体)不能违背(或作不违背)绝对时空。 关于绝对时空的概念解释,物理学界曾不够严谨地引用哲学家hlouei借用古老预言中提到‘定命’一词勉强释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