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宣交代好小竹之后,周生亮这边刚把消息透露出去,最晚送碳到二十八,县城的订单就立刻多了起来,小竹这些日子都没时间去做竹编,每天送两趟去县城。
贺宣觉得这风实在太冷了,找了块布给小竹包脸,十三岁的小男孩自尊心有点强,不是很愿意包的这么难看,每次出门还是露着脸,耳朵上都长冻疮了。
贺宣再次问了之后,小竹才说,“这个太婆娘了,我,我”小竹支支吾吾不想带。
“你这耳朵还要不要,肿的跟个猪耳朵似的,你在路上带,到了县城就摘掉,路上没几个人知道你。”贺宣看着红肿的耳朵,感觉就难受,想了个办法照顾男孩子的自尊心。
余婶已经在做里衣了,贺宣的房间每天开始生炉子,房间的温度越来越低,早上外面的水都结了一层薄冰。
贺宣去三里村请教了一次二叔,新背的文章结合二叔的讲解,已经把《大学》背完了,家里的纸张也快用完,贺宣打算再去买一次。
跟着小竹到集市,这次终于遇到周生亮空闲的时候,“周兄,这几日生意如何?”
“你怎么今日过来了,去家里歇歇,这几日的生意比起前段时间还好,小竹带话给我后,县城里没买好碳的人家,都赶紧交钱,就怕买不上,今年这城里柴火都不好卖了,往年五文钱两旦,现在三文钱都有人不愿意买,嫌占地方,尤其是这集市里做生意的,都愿意用铜钱碳。”周生亮拉着贺宣好一顿说。
“那周兄今年能过个好年了。”贺宣恭喜道。
“都是托你的福。”周生亮还想着明年继续管县城的铜钱碳,要跟贺宣打好关系。
“本来想着年后生意不好做,没想到做吃食的人家都愿意要铜钱碳,要是明年有单子的话,可能年过完,还得忙活些日子。”贺宣没想到做生意的人家要买碳,那就一年四季都能做生意,就是量多量少的事情。
“不过,周兄,明年你要是还愿意做,可能会改改方法。”贺宣提前告知周生亮,明年的合作模式会改变。
“怎么了,变成什么样?”周生亮很关心这个问题,为了能做好这个生意,家里的人也动用了关系,县城有些乡老的儿孙,举人家的亲戚不是没有想过伸手,不过是被周生亮制止了。
这铜钱碳的生意,自家也赚到钱了。
贺宣告知明年不会送货了,需要上门自取,而且周生亮要是还想整个县城都是他来代卖,就要交一部分保证金,这笔钱交在作坊里,周生亮就可以取多少货,然后再来作坊结清,铜钱碳的价格作坊也不干预,由周生亮自己做主。
作坊只负责生产,周生亮要每次带着银钱来买,但不是每次取货都会有的,作坊就会按照周生亮预交的银钱来生产,要是周生亮交了一千块铜钱碳的钱,作坊每日都会生产这么多,备用,周生亮只要每日过来交钱拿货就行,但是要两千块的铜钱碳,作坊就没法拿出来,因为保证金没交这么多。
贺宣不限制铜钱碳卖出的价格,一来是因为,铜钱碳价格低廉确实影响到了周围卖柴的村民,二来,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敢用铜钱碳,现在知道好用了,即使价钱贵一些,也会购买。
三来贺宣打算扩展市场,铜钱碳的价格必然会加上运费,要给中间的商人一些利润。
周生亮理解了贺宣的意思,希望贺宣要是在县城找人,一定优先是自己,透露了那些人想要打探铜钱碳的事情。
贺宣这才明白,原来去三里村的人里面有好几拨,有些是被警告了,胆子不大也就算了,但是其中一个要小心,万墩是县城的二流子,专门引人不学好,贺宣被他惦记上了,这人的手段有些阴损。
贺宣告别周生亮之后,带着小竹去了书铺,把要学的其他三本书都买了,还有一些纸张和墨条。
贺宣光是铜钱就付了好些,掌柜的看到贺宣从筐里拿出好几串铜钱,就把秤砣拿出来称重,这一枚枚得数到什么时候去。
贺宣想起家里还没买秤砣,可是秤砣是用铜制得,价格高昂,贺宣带的钱不够。
黄铁匠终于把平底锅打好了,天冷了就可以围着烤炉吃火锅了,还买了一把做好的铲子,家里的厨具越多越好,反正贺宣有钱了。
贺宣在集市上又买了些东西,两人就回去了。
回家吃了午饭,余婶把昨天没吃完的菜拿了上来,贺宣不是很喜欢,下午的时候,余婶给平底锅开锅,用猪油擦,然后用萝卜擦洗,这口锅周边一定要有布包住才能提的起来。
贺宣正好来厨房,看到余婶,忍不住说道,“余婶,我不太喜欢每天都吃一样的饭和菜,烧的时候不用太多,就两人的菜量就可以,隔夜了也不好吃。”余婶炒一大盘白菘,中午吃了,下午还吃,贺宣可以接受下午重新炒的,但是不想吃中午剩的,小竹也看出来了,自己默默的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