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林老师这人,最记仇(2 / 2)

“还是香江那边的电话,估计还是想再跟你谈一谈,再等一等吧。”

林为民有些不耐烦,看了看手表,勉强道:“行吧。”

又等了十多分钟,电话终于再次响起,这次换林为民接电话。

“喂,林生,你好,我是《星岛晚报》的副主编程易秋。”

上来就自报家门,称呼上少了一个字,别看这一个字,但在香江却是地位的差别。

程易秋之所以这么叫,主要是为了体现他对林为民的尊重。

林为民后世好歹也看了数不清的香江电影,对于这点语言习惯自然是了解的。

“程主编你好!”林为民客气的说了一句。

“哈哈!真是不好意思,之前是我托古先生向您提出转载请求的。我们俩的沟通可能出了点问题,我跟他说的是人民币千字十块。”

千字十块人民币,那便是千字三十四块港元。

看似提高了三倍不止,但放在如今香江的报刊界,千字三四十块钱,属于象征式的稿费,每天给报纸供稿的作者当中,获得这个档次的稿费的供稿者是最多的,毫无名气,文章质量乏善可陈。

很多人压根就不是冲着这点稿费写稿的,完全是因为兴趣,所以叫象征性的稿费。

林为民再次摇头,心中对于程易秋这人的观感再次下降。

“程先生,我想你还是想清楚之后再来和我谈吧,或许你们报社还是别转载我这部小说了。”

林为民还是没忍住,说了一句尖酸刻薄的话,这人前倨而后恭,口惠而实不至,做事小气的紧,反反复复,真是让人倒胃口。

不转载最好,替你们报社省下了一大笔钱。

这没说出口的后半句话,算是林老师给程易秋最后的体面。

作家、文人不是清高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农民靠种地为生,工人靠上班为生,作家靠写作为生,对于安身立命的本钱没有不重视的。

后世曾经统计过,在汪增棋老先生与友人、出版社、编辑部沟通的总计293封信件当中,提及稿酬的书信有42封,约占全部信件的六分之一。

老先生也在信中直言,他写东西不为利,为名。但为了家人,也得多挣一点钱。

另一方面,稿费标准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也是发表或者出版方对于作品的认可程度。

出的价钱低,等于说你这小说质量不行啊!

相比程易秋在转载稿费上的斤斤计较,林为民更在意的是这个原因。

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品被人嫌弃来、嫌弃去,放谁谁能不生气?

“又谈崩了?”

颜文景见林为民这次只说了两句话,便挂断了电话,脸色也黑了下来,问道。

林为民摇头道:“大概是想跑到我这捡便宜的,以后这家报社的电话不要接了,浪费国家资源。还有这个《八方》……”

林为民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算了,跟他们也没关系。”

嘴上这么说,林老师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这个《八方》也要拉进黑名单。

真以为发老子的小说,是我占你们便宜了?

被程易秋给恶心到了的林为民,把这股怒火顺带迁怒到了《八方》和古苍梧身上。

谁说文人不小气的?

林老师这人,最记仇!

尤其是碰到想黑他稿费的!

香江方面《星岛晚报》来电请求转载《情人》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十月走完,迎来了十一月。

月初有两件和林为民有关的事,一件是话剧《套马人》在首都剧场公演,另一件则是《情人》发表在《当代》今年的第六期上。

《套马人》自今年年初发表以来受到了数以十万计读者的欢迎,刊发小说的《人民文学》第一期增刊销量突破了15万册,小说出版征订量5万册,现在正在朝百万册的销量进军。

之前改编话剧的消息早已传的沸沸扬扬,在未公演前便获得了很多的关注。

如今一经公演,便立刻受到燕京话剧市场和爱好者,包括很多读者的热烈追捧。

跟《套马人》受到的热烈追捧相比,刚刚在《当代》上发表的《情人》命运却截然不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