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人没有种地的积极性
我在山村住了4年,观察到一个现象,农民越来越没有了种地的积极性,农村越来越没有农村的样子。
山村的地都是不平整的,小块的,贫瘠的,缺水的,干旱的土地。
秦岭山区,山高谷深,坡大地陡,没有开阔的平整的地块,山村的农民祖祖辈辈几代人,努力和辛苦在石质石渣薄土山上开垦田地,地土薄,都是有一定坡度的小块田地,农作物产量低。靠天吃饭。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大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在农业学大寨期间,政府提倡退耕还林,山民战天斗地,向大山要地,向荒地要粮,搬石头,平地块,砌水坝,把山坡沟壑开垦成一块又一块的农田或梯田,山民发扬愚公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开荒种地,那时候,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很高,并在附近的山上和田埂上种很多树,有核桃树,杏树,李树,春天的时候房前屋后开满了花,夏天有吃不完的水果。
在秦岭山村,农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白天在农田干活,田园气氛很浓厚。
二十多年前,农村泥土路上经常能看到人,现在硬化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人,偶尔看到一个人,还是佝偻着身躯的老头老太太。
那时候的农村到处飘着炊烟,人间烟火味很浓。煮饭的燃料都是使用木柴,所以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老年人从山上或田埂地头收集木柴回家当煮饭的燃料使用,家家房檐底下码着柴禾,墙上挂着锄头,镰刀等农用工具,厨房门口挂着玉米和辣椒串。
但是这种盲目的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也破坏了秦岭的生态。相关部门各种提倡和禁止开荒种田,也无法阻止村民的种粮积极性。
但是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青壮年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农村留守的都是妇女和老人及儿童,没有了壮劳力干农活,再加上种子、化肥价格高,一年辛辛苦苦种地落不下几个钱,觉得种地划不来。再加上市场经济发达,生活所需的粮食蔬菜什么都能买得到,老百姓慢慢的不再种地了,所以近五、六年农村的田地基本上都撂荒了。
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又提倡退林还耕,给农民免费提供粮种,还有种地补贴,但是依然提不起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民没有种地的积极性,地撂荒了。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市场经济的杠杆在起作用,种粮食收入太微薄,不如出外打工来钱快来钱多,即使政府对农民种粮给予补贴,那也是杯水车薪。农村人出外打工,将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买粮食买菜吃更合算。现在只有少部分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种粮,也只能种很少一点。农村现在老年人一辈子勤劳惯了,外出务工也没有用工单位要他们,所以就算种地不赚钱,他们还是会种一点粮。
山区虽然比较闭塞,但是社会的巨变一样影响着这里人的生活。就像2年前农民拼命的想种粮,退耕还林政策拼命的阻止山区农民种粮,而现在农民都不想种粮,又实施退林还耕。2多年前农村人家家户户都生两三个孩子,那时候鼓励“少生孩子多种树”,而现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孩子,政策又鼓励大家生孩子。现在很多农民田中种的林木被铲除,实施农田异地补偿,用了平原地区的耕地建楼建工厂,在山区开荒地补偿基本耕地,真是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随着城镇化建没的加快,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山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迁出了山外,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即使有少部分人留在山区,山区的农村主要道路也实施了硬化,把泥土路改造成了水泥路,农村的旱厕也有了改造,大多数人家里不再养猪,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是乡村振兴落实最好的成绩。
当今的乡村,大多冷静萧条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城。如今农村的经济水平大部分都已经完全能满足家中子女的教育支持了,所以乡镇上的学生家长更倾向于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上学,毕竟城里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更加雄厚。
为了老人就医方便,许多有条件的老人也进了城。乡村不再热闹了,住在乡村的大多是一些乡土难舍的老年人。
住在乡镇上的父母如果把孩子送到城里,自己在陪读的情况下还可以顺带在城里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城里的谋生机会也更高于乡镇,这样更加带动乡镇子女纷纷进城。
如今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后、9后们大多选择集中在城市发展,农村普遍剩余的人口以老年人居多,新生代儿童都随父母定居城市,导致农村生源供给不足。
乡村社会正在悄悄发生着巨大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农村人口逐代减少,生源供给逐年减少。当人类活动逐渐减少之时,大自然在悄无声息中又把人类的痕迹抹除而不留一丝踪迹,地里的树和草多了,有的地方野猪野鸡也开始慢慢多起来了,生态好像逐步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