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又称诡辩学派,是“诸子百家”中一个以擅长于通过名词、概念进行诘辩的学派,其学者称“辩者”。辩者所提出的命题,常是与常识大唱反调的奇谈怪论,但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思维潜能的思想火花,在中国思想史和世界逻辑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胜人之口——名家成为先秦显学
名家是先秦“显学”,主要论及“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在政治上,名家主张“去尊”“偃兵”,反对暴力战争,提倡人人平等。
名家的著作《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等,大部分已经散佚。其思想现在散存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
从逻辑上讲,概念明确,判断才能正确;名实相副,才能不相乱;人必须各安其位,事必须各从其类,国家才能井然有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东周时期,天下纷争不断,等级制度广受怀疑,出现了名实相违的状况。各学派都高度关注“名实”问题,如孔子就曾提出“正名”的主张,以求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
后来,名家学者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田巴、桓团等,则掀起了名辩大潮。他们以渊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雄辩的口才,引喻设譬,日服千人,提出了无数新奇的辩题,赋予了名辩更多的思辨性、抽象性,催开了名辩之花。
凿不围枘
凿,指木头上的卯眼(榫眼。枘,指的是榫头。榫头打入榫眼,榫眼自然就包围了榫头。可名家却说榫眼包不住榫头,理由是:榫头入榫眼,无论多么严实,都是有缝隙的,否则榫眼为什么经常需要打楔子呢?所以说“凿不围枘”。
名家在激烈的论战中得以发展,盛极一时。当时,名家学者的名声很大,地位也较高。如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聚集了大批的辩者和察士,许多名家学者都曾在那里聚徒讲学,宣扬名家学说。他们深受齐王尊崇,有的还被封为上大夫。
他们提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是惊世骇俗的奇谈怪论,而且彼此相互呼应,积极与其他学派展开争论。虽然其他学派指责名家不能“服人之心”,却承认其能“胜人之口”,“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因此,名家所提出的论题都得到其他各家的重视,使其能够成为与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派并列的显学。
名家能够通过对概念名词的分析,将本来十分混乱的含义梳理清楚,使它能真正反映现实事物,同时使名词概念能对现实加以规范,纠正名不副实的状况。其局限性在于,流于纠缠在某一个问题上,做过细的繁琐论证,艰深难解。
郢有天下
郢是楚国的都城,只是天下的一小部分,名家却偏说它包含了天下。其理由是,郢为“小一”,天下为“大一”,“小一”虽是“大一”的一部分,其实却包含了整个“一”的要素,所以说郢有天下。
名家是先秦六大显学中最早衰落的学派,其思想流传于后世的也最少。这是因为名家学说虽然思辨,但是有很多违反常识的理论,很难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名家的政治主张,不符合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需要,甚至与统治者的利益相违背,不仅得不到官方的重视和支持,还受到政治力量的排挤。
庄子对名家的评价很有代表性:“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古代学者是绝对倾向于“经世致用”的,因而对名家的“名实之辩”古人是不屑讨论的。名家在战国时被人视为“诡辩之术”,汉以后就成了“绝学”了。
白狗黑狗
白狗是白狗,黑狗是黑狗,可名家偏说白狗可以是黑狗,理由是:狗身长白毛叫白狗,狗身长黑毛叫黑狗;可是白毛的狗长着黑眼睛,眼睛和毛都是狗身上的东西,所以说白狗也是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