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济仁想要告老的话,冯一博就起了拉拢之心。
现在的东海郡,看似发展的还不错。
但这也只是因为,还处于初期的高速上升阶段。
很多问题还没凸显出来罢了。
想要持续发展,就要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还有外交、内政等几个维度,得到全面的加强。
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有军事和经济上的稳定发展。
东海郡虽然已经献土归附,不是独立主权的国家,
但除了每年要上交一点,不多不少的税赋和贡品之外。
基本还是处于全面自治。
其中,军事方面最为强盛。
黑龙舰队威慑整个东海和南海,无人敢轻撄其锋。
经济方面也还算繁荣。
除了海上贸易,百姓也都算丰衣足食。
因为人口还少的关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还是可以实现的。
而科技和文化方面,就是绝对短板了。
科技方面的医疗,还有文教等软实力。
都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文教上,东海郡没有高端人才。
好在冯一博还可以亲自编纂教材,招揽一些落第秀才为孩童启蒙。
只是这件事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除了工匠那边有所建树,其他方面还看不出太大效果。
而医疗上,欠缺的就更多了。
东海郡气候湿热,蚊虫猖獗。
妥妥的瘴痢之地。
冯一博虽然也算知晓古今,却唯独对医术一窍不通。
黑龙府曾花大价钱延请名医,却没人愿意在那边常驻。
即使去了,也不过是给贵人看病,回头就坐船离开。
医疗事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就算是江湖游医都不愿意去海外。
流求现在的郎中,多是整村移民时候,带过去的乡野村医。
其水平,很多只比巫祝强了一点,
却也有限。
因此,冯一博听到王济仁回不去太医院,想要告老还乡。
就动了让他去东海郡,开馆授徒的念头。
要知道,王济仁做过太医院的院判。
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医学专家。
哪怕露出一星半点,也不是乡野村医可比。
更何况,冯一博的打算,还不仅限于此。
此时王济仁听到他的话,显然有些迟疑。
见此,冯一博也猜到了他的顾虑。
太医院的太医各有擅长。
比如王济仁,就最擅长切脉。
但这样的绝活,都是家传的独门绝学,不能轻易外传。
想到这些,冯一博就笑了笑,道:
“供奉可以放心,我并非觊觎你的家传绝学,只想让你教授一些通用的医术罢了。”
王济仁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这是,冯一博却又补充道:
“还有就是,在此期间,需要您帮忙主编一本《村医手册》。”
没错。
除了让王济仁开馆授徒之外,冯一博还打算让他帮忙写一本教材。
早在穿越前,他就听过《赤脚医生手册》的传说。
这本书在网上,一度被称为穿越必备神书之一。
后世的建国初期,长达几十年的物质贵乏时代。
这本书也为解决国人的医疗问题,实实在在的立下过汗马功劳。
对于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若是有这样一本书横空出世,那建立医疗系统的难度就降低了太多。
可惜的是,前一世的冯一博无缘得见此神书。
自然也无缘得窥其中的内容。
好在,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医学。
所以他现在就准备,要借鉴神书的这个模式。
搞出一本更适合这个时代的简易版。
“村医手册?”
王济仁闻言一愣。
“对,顾名思义,就是给村医学医用的书。”
冯一博点了点头,笑着道:
“所以不必写太高深的医术,也不用记录疑难杂症,主要撰写的,就是辨认当地药材,还有当地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好。”
对于村医来说,只要能处理常见病就足够了。
至于疑难杂症,不是还有东海郡医学院吗?
有人要问了,哪来的东海郡医学院?
那当然就是王济仁要开馆收徒的地方了!
“还有就是一定要因地制宜,除了辨认草药,还要对每种常见病症多定几套药方,而这些药方的用药,也一定要精简,不仅要在当地容易得到,还要优先考虑价格便宜的药材。”
因地制宜最为关键,就连《赤脚医生手册》,都分为南北方不同的版本。
东海郡的气候湿热,常见病症和中原的肯定也不一样。
“不要考虑温养,能下勐药的,就别让人缠绵病榻,一切以恢复行动力为前提。”
普通人看病,最重要的就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