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半天的山路,唐棠四个终于来到山上。望着山上的那座不大的寺庙,三人在黄昏里敲开了庙门。
庙里住着不到十个和尚,住持是一位白发白须的古稀老僧。听到四位年轻人要在庙里借宿,老住持似乎脸色有些异样,可望着庙外的十万秦川,似乎知道拒绝这四个孩子,他们就要露宿荒野,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老住持亲自把他们安顿到一处干净僧房里。
天色渐晚,赶了一天路的唐棠他们也都倦了吃了一顿素斋,就各自休息了。
望着秦川深处的满天星斗,只见一轮皎洁满月高挂于天上,原来不知不觉间,已是正月十五了。
唐棠望着天上月亮叹了一口气。
他是今年二月份下的祖龙山,如今已经出来快一年了。
山上的唐梨可还好、山下祖龙村里的那群厉鬼究竟咋样了,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想着想着,唐棠枕着秦川的呼啸寒风入了眠。
夜里,唐棠出来如厕,发现前方大雄宝殿里烛火煌煌,他忍不住走了过去。
佛前有老僧长跪不起。
老僧身后,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
老妪佝偻着身子,手里挑着一盏上面写着两行小字的荷花灯。
“又过一甲子了啊……”老僧叹了一口气,却没有停下手中盘动的佛珠。
老妪点头:“是啊,又六十年了。你……还是不肯回头……看我一眼?”
老僧长跪佛前,道:“你当年早已嫁为人妇,我也已经皈依我佛。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区别?”
老妪欲言又止。
此时山上突然起了大风,吹灭了一殿的烛火,只余下那盏荷花灯在风里摇曳着,却倔强着不肯熄灭。
“当年,是我负了你,你怨我,我不怪你。”老妪满脸凄然,他望着手里的荷花灯,仿佛回到六百年前。
那年上元节,暗香盈盈、凤箫声动。
有位美丽的富家俏千金写了一个灯谜,挂在了太安城大慈恩寺外。
灯谜是两句:春去也,花落无言。谜底,则是她的芳名。
大慈恩寺外的灯谜渐渐的都被人解开,唯有她的那盏荷花灯高悬寺门之前,倔强亮着。
这时,一位头戴方巾、身穿襴衫的俊书生恰好路过,看到花灯上的灯谜后,稍加思索,便提笔在那盏荷花灯上写出了谜底:
榭。
这位名叫谢榭的女子仰慕书生之才,便上前与秀才见了礼。
故事由此开始。
书生与谢榭渐渐相知。
最后又像戏文里演的那样,渐渐相爱。
兴许是世间太多这样的故事,所以故事的结局也和戏文总是相同。
谢榭的家中嫌弃书生寒酸,三番五次棒打鸳鸯。
书生缕遭打击,竟连考取功名的心也冷了,开始整天借酒消愁。
谢榭见那书生就此沉沦,最终也没坚持下去,写了一封极端伤人的书信,嫁为人妇。
……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也该了结了。
可命运却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谢榭的夫君是一位商人。有一次,她随夫入蜀,夜宿寒山,又遇见早已出家多年的书生。
这时的书生,已经青灯古卷、长伴佛前了。
原来,当年在谢榭披上嫁纱的那天,他也披上了袈裟。
她披嫁纱,他披袈裟。
她出嫁,他出家。
多年后。再见到当年旧人,谢榭心底最深处苦苦压抑的情愫终于汹涌而出。
可那时山上站着的,是一位心如止水的和尚,而不是当年那个儒冠襕衫的书生了……
此去经年,故人长归。
自从重逢故人之后,谢榭每隔六十年,都会在上元节这天来到山上寺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