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药’之力,堪比天威,谢大总管以此物取‘泗沘’平‘百济’,贺兰大总管凭此克‘新罗’,臣以为,遣援军携‘火药’至军前,定可荡涤贼寇,平息辽东战火。”
“卿家以为,增兵几许?”
“两万足矣。”高远接着道:“军略章程臣已拟定。”说完,自袖中取出奏章,双手奉上。
很快,奏章经王伏胜手呈递至李治眼前。
大致御览一番,李治即明白了其中两个要点——
其一,招募两万军卒作为“常备军”,别看只是一句话,个中含义颇深。因为“常备军”的提法,是效仿“羽林左卫”,所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由“兵部”提出,也就是说,这支军队,隶属于大唐朝廷,军费花销自然由“户部”支应,“羽林左卫”则不然,它的军费来源是皇家“内府”以及地方官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更像是皇家“私军”。高远既然能够在正式奏章内提出,很明显是得到了“政事堂”各重臣认可,起码是不反对。
其二,招募之两万军队,即刻开赴“辽东”,战后定存留。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毕竟没有相应的战绩,大唐朝廷是不会愿意花费巨额钱财供养一支新军。
作为皇帝,李治虽不强势,但却牢牢掌握皇权以及朝堂内外动态,所以他几乎不用多想也知道,在现下,朝堂能够通过新招募两万“常备军”,而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那已经是极限了,必定是各方妥协的产物。若非“新商税”带来的额外巨额收入,恐怕连两千人都不可能。毕竟供养一支两万精锐的大军,花费太大了。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高卿家所提方略甚有新意,不妨当殿直抒,君臣共商。”
“臣谨遵圣谕。”高远知皇帝心意,随即以口述形式,将自己呈递奏章大致说了一遍,也好让所有人知道其内容。
能够站立大殿之上的,皆为人中翘楚,稍微过一下脑子,都懂了高远奏章实质是以增援辽东为借口,行“募兵事”,进而“变革军制”。
“军制”变动,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好处?一时半会儿间没人搞得清楚,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一旦成事,大唐现有百万大军少说也得裁撤三成,且不论减少多少开支,单就人力一块,就能够得到极大释放。
“农桑为本”,那都是需要人去做的呀!
考虑到这个因素,绝大多数朝臣并不反对“军制变革”,唯有少数文官,以“祖制不可违”进谏皇帝。
只不过,在整体务实的大唐朝廷,这种迂腐论调,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
大唐皇帝李治,再一次展现了自己无上威权,在一干重臣宰相没有明确表态下,圣心独裁,当殿颁布诏令——暂设“羽林右卫”,先期募兵两万出征。
皇帝的诏令,等同于定下增援辽东军力规模,那么,剩下来需要讨论的就是——统军大将以及行军方略。
“陛下,‘新安县侯’谢岩通军略,领兵有方;‘水师都督’冯宝擅军务,韬略过人,臣举荐两位县侯率兵出征,以全先帝‘金瓯无缺’之念,陛下一统宇内宏愿。”
“高侍郎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附议!”
……
倒不是说谢岩、冯宝在大唐朝堂有多么高的威望,而且在领军两万出征“高句丽”,且担负“速决”重任的前提下,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
整个大唐军方,熟悉“火药”,且懂得正确使用的高级将领,只有他们两个人。而如果不使用“火药”,想要在很短时间内攻破一座座坚固城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大唐朝廷上下想法统一,并无异议。
然而,在众臣一片“附议”声中,忽然响起一个声音:“臣冯宝启奏陛下,领军出征,为国分忧,责无旁贷!然臣以为,应分兵两路,南北分进,可年内结束战事。”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包括皇帝、宰相在内,连谢岩也是大为吃惊,实在估不出冯宝为什么要这样提议?
原因也极其简单,冯宝真要是不想出任谢岩副手,完全可以不管事,或者私下提出分兵行动,没有理由,也没有道理当殿进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等于把两个人私下矛盾,直接放到了皇帝面前。
“冯卿家,何出此言?”李治看了看出班禀奏的冯宝,道:“军国大事,岂可随意?卿家慎言。”
“陛下简拔臣于微末,龙恩浩荡,臣之建言非随心而为,实乃事出有因,还请陛下容臣详禀。”
“准!”李治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