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东郡廷议(2 / 2)

“再者,关东诸国立国短的也有数百年,长的立国近千年几乎与大禹朝同寿,各国旧法已经充分适应帘地的风土人情,刚刚卫尉高大人就的很对,先帝在位时期,就强推过晋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才重新针对关东旧地专门制订了一套适应关东旧地的新法,才最终安定了局势,先帝高瞻远瞩,臣深为佩服。”

“如今居然又要修法,甚至还要从严治国,实非良策,若真如此行事,关东旧地恐民心不附,到时候闹事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东郡,臣以为修法乃祸国之策,决不可校”

此言一出,朝廷众官员都面面相觑,张熙与司马覃二人反对好歹还稍微有所顾忌,田坚今日上来就完全不给当朝宰相霍铮一点面子,上来就拿先帝旧例压制修法派的人,最后几句话,修法乃祸国之策,掷地有声,基本是当众甩了左丞相霍铮一记耳光,如今霍相专权,还敢这么,这个官就别做了,基本就是很快被排挤出朝廷的下场。

果然霍铮脸色微变,但并没什么,好在手下弟自会上前主动维护老大。

少府邹单上前道:“田大人此言大谬,当年先帝新法既然有用,为何如今东郡依旧发生民变?我大晋自武公变法以来,不法古,不循今,事有变化,旧例不可循,如果当初我晋国还因循守旧,一切遵循礼制,何来我大晋如今一统下之千秋功业?臣赞同相国大人修法之论,请陛下圣裁。”

还未等皇帝表态,又有几名官员跳出来进言。

一名干瘦老头上前进言道:“启奏陛下,臣博士官鲍佑,老臣有一言可为我大晋定万世之策,我朝坐拥下七十二郡,领土如此广袤,各地世俗语言差异极大,臣以为我大晋当效法前朝行分封之策,宗室子弟各领一国拱卫中央,世卿世禄,传之万世,大禹朝传国一千四百多年,珠玉在前,我朝当效法古制。”

鲍佑此言一出,着实吸引了霍相一派的攻诘,这年代居然还有人死抱着分封制不放手?

郎中令霍俊立即上前语带嘲讽道:“鲍博士得好啊,既然分封制好使,那前朝是如何灭亡的?各地诸侯不受子节制,拥兵自重,鲍博士可曾记得前朝禹灵王在位期间不过是想重立太子,便引发三侯之乱,兵连祸结十多年,堂堂子居然被臣下逼死自缢于内廷,灵王薨,三侯争权引发兵乱,将繁华一时的王都丰京城抢掠一空,烧为白地,这就是你想看到的结果?鲍博士管理我朝史集,应该比我更清楚当年之事,你鲍博士如今重提分封才是真正的包藏祸心,祸国殃民之策,该杀。”

干瘦老头鲍佑嘴唇颤抖,指着霍俊,道:“你……你…那三侯威逼子,以下犯上,慈猪狗不如的乱臣贼子,自是遗臭万年,当年也并非下诸侯都是如三侯那般寡廉鲜耻之辈,三侯之乱,我晋国先君桓公在位,不也号召下诸侯起兵诛杀三侯,拥立孝成王顺利继位而受封公爵,若无桓公这般忠义之士,下都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言罢,鲍佑剧烈的咳嗽了几声,显然把老头气的不清。

几位与鲍佑交好的博士官也纷纷上前来与霍俊等人激烈辩论,实际上下刚刚统一的时候,如鲍博士这般保守派与左丞相霍铮、前右丞相崔琰就为此事辩论过,先帝当然不会听这些守旧派的。

当然晋国变法后就一直是变法派官员当权,也就是法家当权,实际上这个时代是没有法家一的,变法派也不会自称自己是法家,法家这个称呼是后来学者为了归类战国以来主导变法的这群人,专门给起了一个名字。

这些保守派老学究就很像后世的儒家,他们自然无法撼动这些法家当权派,到底,这就是社会大转型时期的正常现象,新旧思想,两种管理体制都各有拥护者,就如同后世周秦之变。

汉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封国二元制,也是这两派思想斗争妥协的结果,最终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西晋武帝司马炎行分封又搞出一个八王之乱,致使华夏沦为夷狄牧场,如此惨痛的历史教训,后世帝王就再也没有摇摆过,至此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百代皆行秦政法,如今这个异世界的晋王朝显然也处在相同的历史关键转折点上,扮演的就是当年秦朝的角色。

穆晟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鲍博士之言他也就听个乐,根本没往心里去,搞分封那就是开历史倒车,历史反复证明,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走中央集权这条路,集中力量办大事才是正途。

如后世那些欧洲列强之所以后来居上,除了科学革命,也是通过政治经济改革,海外殖民掠夺,终于使得各国王室有实力强化王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才充分释放了国家潜力,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列强。如果国内还是一盘散沙,地方上各吹各的号,各地诸侯对中央阳奉阴违,那就跟南疆泰沙王朝一个下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空有雄厚国力却连昔族这种二流国家都打不过。

看着堂下众臣吵成一片,左丞相霍铮也是不胜其烦,咳嗽了一声,道:“诸位大人肃静,咆哮朝堂,成何体统。”

霍铮转过身对皇帝,道:“启奏陛下,臣提议,今日廷议暂缓。”

穆晟闻言道:“好,那就退朝吧,等东郡奏章到了,我们再议。”

杨谨高声道:“陛下有诏,廷议暂缓,退朝。”

众臣闻言,便陆续离开了大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