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皇帝大闹朝堂2:罢尚书署,行内阁制;票拟批红,君臣和谐!(1 / 2)

“至于尚书署,原本只是少府一衙署,却成了朝堂中枢,实在别扭……”

“所以尚书署也一同罢去,再另建一个衙署作为中朝核心和朝堂中枢。”

刘贺的这两句话,让那“嗡嗡”的议论声变成了“轰轰”的议论声。

百官公卿都再也顾不上朝议的礼仪了,与前后左右的同侪交头接耳,一时之间,殿中热闹非凡。

天子刚才说的那五六句话话,字不多,事却大。

中朝官和外朝官不能兼任,意味着会空出不少官职,自然有人会得到拔擢。

现在有的中朝官全部罢免,意味着只有中朝官官职的官员,就莫名其妙地丢了官。

裁撤尚书署,则意味着有新的衙署诞生,是福是祸却还不得而知。

这第二项新政影响的可就不是三五个人了,而是朝堂上大半的朝臣啊,议论的声音怎么可能不大呢?

刘贺看着议论纷纷的朝臣,没有出言阻止,这么大的事情,要给他们一点时间来接受。

半年之前,也就是刘贺未亲政之前,中朝官主要分成三类。

领尚书事自成一类,当时的领尚书事霍光总领朝政,代替天子行政,在尚书署、中朝和外朝有着最高决策权。

几类尚书又是一类,他们品秩低微,没有实权,只在霍光座下担其辅助,并不能参与到朝堂大政方针的制定。

其余的中朝官又是一类,他们的品秩差距很大,称号也五花八门。

六百石给事中、散骑郎,比千石的光禄大夫、谏议大夫,超过两千石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其实都算是中朝官。

一个外朝官只有获得第三类的中朝加官,才意味得到了天子的重用,若无中朝加官,即使位列三公,也不过是摆设。

孝武皇帝初立中朝的时候,就是通过中朝加官来控制朝政,制衡丞相的。

紧跟孝武皇帝的外朝官,孝武皇帝就给他加中朝官,他才有资格参与朝堂议政。

若是孝武皇帝不喜的外朝官,孝武皇帝就不给他加中朝官,那么即使是丞相也无权过问朝政。

但是,孝昭皇帝继位之后,中朝官给得越来越多,三公九卿及列卿都获得了中朝加官,最终中朝和外朝就混淆在了一起。

原本,朝堂的权力可以细分为三:行政权、议政权和决策权。

按照孝武皇帝的本意:外朝官掌行政权,内朝官掌议政权,天子掌决策权。

可随着中朝官和外朝官身份上的重叠,就出现了巨大的隐瞒和祸端。

在尚书署里,朝臣用中朝官的身份参与朝政的议论。

到了外朝,他们又以三公九卿的身份参与朝政的执行。

朝政在他们的左手和右手相互交替,任其玩弄:中朝和外朝彻底失去了相互掣肘和制约的可能性。

而霍光这权势滔天的“隐形天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霍光的官职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大臣:不同的职务象征不同的权力。

大司马乃实际的外朝官之首,领尚书事是中朝官之首,大将军总掌兵权,辅政大臣代行天子之权。

于是乎,决策权、议政权、执政权及兵权全都集中在霍光的手中。

在这种大权独揽的情况下,霍光想不擅权、不跋扈都是一件难事。

中朝官和外朝官的身份不进行分离,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不分割的话,那再出现一个霍光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所以,刘贺才要突出这第二项新政。

……

刘贺等百官公卿们的议论声逐渐小下去之后,才继续不紧不慢地往下说去。

“尚书署撤掉之后,中朝官未来就要挪到别的地方议论朝政了,至于说挪到何处去,朕倒是有一个想法,说出来与众卿商量一下……”

“在温室殿的西北,有一藏书阁名为石渠阁,那里藏着许多的圣贤书……”

“朕以为想要治理好朝政,还是要多读圣贤书,否则难免会像不喜读书的霍氏一样误入歧途。”

“所以,新的中朝官议论朝政的衙署,就挪到石渠阁去吧。”

“既然移到了石渠阁,也就不便再叫尚书署了,以免再和尚衣监这些衙署弄混了,这衙署就叫称内阁吧。”

“如此一来,领尚书事也就不再称为领尚书事了,改成大学士,此名也可以督促其勤学读经,比追圣人遗徳。”

“至于各号将军,不属于内朝官也不属于外朝官,单独别治,以备军事。”

百官公卿听着天子娓娓道来,在惊讶之余更是对天子生出了许多的佩服和敬仰,更是自愧不如。

别的不说,这新衙署的地点就选得极好,而大学士的称呼也别出心裁——毕竟,名正而言顺啊!

光看这大学士的称呼,天子似乎对儒学是更加重视了,这可是一件好事。

于是,不少儒学造诣深的朝臣纷纷捋须,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