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争之世(2 / 2)

孙权:“……”

这话非常正确,挑不出一点毛病,但基本也和没说一样。

……

曹丕那边对于刘备平定南中的事情也有耳闻,但他此时可顾不上这些。

巴蜀如今汉中、东三郡在手,魏延一边屯田于汉中,一边进一步强化汉中的防御体系。

上庸刘封在虞翻的辅佐下,也渐渐加强了对三郡的掌控力,想要强攻难如登天。

至于荆州……别说打了,曹丕甚至考虑过要不要干脆放弃兵寡粮少的襄樊,干脆命曹仁退守宛城算了。

还是在司马懿、刘晔的强烈反对下方才作罢。

总之刘备只要别出兵北伐,别的爱干啥干啥去吧。

曹丕正在忙着给称帝代汉做准备。

他上台之后主要精力就放在两件事情上,一是打击异己、加强集权、准备称帝。

二是转攻为守,充实国库,与民生息。

老父亲临死之前出兵三郡,结果把老将徐晃给送了,五子良将,已去其三,就剩下张辽、张郃还支棱着了。

徐晃送了也就送了吧,曹丕虽然觉得惋惜,终究麾下还有良将,于大局无碍。

真正令他感到崩溃的其实是夏侯尚也被送掉了……

那可是他准备委以重任的发小啊,夏侯尚于他曹丕,就如夏侯惇于曹操一般。

受此打击,更加剧了曹丕对自己大权不稳的担忧,推动他开始排除异己的动作。

原本曹植的党羽灌均,见主子难成大事,于是迎合上意,上奏言:临淄侯曹植酗酒,酒后言辞违逆不敬。

曹丕以此为由,将曹植贬为安乡侯,并把右刺奸掾、沛国人丁仪、黄门侍郎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

而这些人,皆是曹植的党羽。

剪除兄弟的羽翼,将其外放出权力中心之后,又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任夏侯惇为大将军。

于此同时重用当初支持自己的司马懿、陈群、桓阶等人。

如果说这些任命都还算靠谱的话,那么原本的“太子四友”之一,仅为小县县长的吴质被无功提拔为射声校尉,就显得多少有点难看了。

之后曹丕又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

将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集权的同时,以家世、才学、品德作为选官评定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大大拉拢了世家大族。

这几步走下来,曹丕称帝的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只是九品中正制对于稳定曹魏集团的统治固然有好处,却也使得北方世家门阀,开始向着畸形的强大快速进化……阶级壁垒进一步加强。

基本扫清了称帝障碍的曹丕,开始准备彻底取献帝而代之了,其中一个信号,便是各地开始陆续报告祥瑞。

这个月你发现黄龙,下个月我发现白雉,地方官员们忙得不亦乐乎……

……

南中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为了配合刘禅与诸葛亮的新政,他们也算绞尽了脑汁。

有些愿意开荒的人苦于势单力孤,人丁稀少而力不从心,各自为战效率低下。

李恢便以官府出面将这些人组织起来,统一调配,合力垦荒,待事成之后再依劳力多寡均分田地。

将这些散兵游勇利用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垦荒效率。

与此同时,砍伐的树木也以口粮进行统一收购,让这些开荒的人在这个阶段也不至于为吃喝发愁。

这些优质的木材又通过水路运往荆州,给正在兴建船只的关羽送去了大量原料。

水陆并进运往巴蜀,为大炼钢铁准备北伐的临邛制造大量水排(水力鼓风装置)提供原料。

再换得荆益资源补贴南中,开始良性循环。

而作为太子直属商号,赵管事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商机,大笔投入资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南中发展渐渐走向正轨,汉夷矛盾初步得到缓解。

八月,刘禅与诸葛亮也是时候该返回成都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