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九章:两个罗马的初次交锋(1 / 2)

计较已定。

于是1483年7月,待鄂毕河东岸殖民地城镇中心建立起来之后,伊尔哈木便将喀山第二万户军调回南方,越过乌拉尔河,驻扎于武丸县,隔国境线相望诺盖汗国唯一的城池杰特鲁。

随后将怯薛军调往捷列克河北岸,与主战场加奇库穆赫隔河相望。

喀山第五万户军跨过顿河,在顿河东南的车临县驻扎,以便于在顿河南部机动,攻略亚述港以南全部地区。

喀山以上三军除第二万户军外,归玉苏普尔家的阿玛扎特统一管辖,称东军,阿玛扎特本人则率领第三万户军开赴拜艋要塞,在准备攻取亚述港以北城市。

其余喀山第一第四万户军称作西军,由扎曼拜客将军率领,分别驻扎与太津和聂港,控制第聂伯河两岸,扎曼拜客亲率第四万户军,主要作战方向就是克里木半岛,直指克里木汗国都城。

克里木汗国境内有奥斯曼土地,时间一久,奥斯曼自然吃不消,到时候签订合约时定然对喀山有利。

1483年1月,秋收结束之后,伊尔哈木下令进攻,五大万户军与怯薛军如恶虎扑食般同时进攻。

年末,克里木汗国的叶迪什库勒、曼苏尔、京斯克、阿扎拉吧都被喀山军占领,加奇库穆赫的塔尔基和库因吉两城也被怯薛军相继攻破。

加奇库穆赫主力,加奇库穆赫第一军的八千人由埃德尔将军率领,从北部沿里海海岸绕过怯薛军的主攻方向,准备在喀山内部进行游击作战,但被怯薛军的探马发现。

12月2日,攻下库因吉城的怯薛军没有停留,转头奔回喀山与加奇库穆赫边境的捷利县内,准备截杀加奇库穆赫军。

1484年1月,怯薛军在捷利县内发现了加奇库穆赫的主力部队。

埃德尔将军反应极快,发现敌方探马装备不凡,便立刻做出防御姿态,奈何加奇库穆赫军没有大炮,在远程战中就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最终的肉搏中,喀山以8人的损失全歼了加奇库穆赫的主力部队,生擒埃德尔将军。

同时,东方的好消息传来,杰鲁特被喀山第二万户军攻破。东线只有七十岁的诺盖汗亲自率领的三千游骑还在草原上潜伏。

西线方面,到3月13日为止,克里木汗国除半岛之外,包括供奥斯曼帝国运输各路物资的亚述港在内全部沦陷。克里木汗国反应堪称极慢,其主力始终未在正面战场参与作战,多半是在克里米亚城等待奥斯曼的援军。

扎曼拜客秉持兵贵神速的原则,兵锋直指克里米亚城。

克里木汗国及奥斯曼在亚述海的战船大有十余艘,但现在只能在亚述海里打转,看着克里米亚城陷入危险之地,克里米亚城不比君士坦丁堡,坚城壁垒,还可以依靠大海获得补给。

克里米亚半岛北部大多是市镇,城堡则建在内陆,本来克里米亚半岛的陆桥十分狭窄,适合建造要塞,但实际上,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的军事、行政建筑都是由蒙古帝国一手设计。

为防止克里木鞑靼人独立,蒙古人在设计之初就将克里米亚半岛的防御倾向,着重于防御海疆而非陆地。

如今喀山率军能大摇大摆的从陆桥通过,便是吃了这个好处。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克里木鞑靼自然也是鞑靼人,平原作战对于他们来说更具优势。

将近一万人的主力部队中,三分之一都是精锐的克里木骑兵。

号曰“克里木飞矢骑兵”。

不过那都是过时的战法了,喀山军近全军37%的炮兵比例已经颠覆了旧时代的作战方式。

曾经不可一世的鞑靼骑兵只能在狄奥多罗的港口静待奥斯曼的援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