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顶层设计(5)(2 / 2)

《古兰》故事中的人物到此为止,之后是马合木达克编造的东胡诸领袖、鲜卑诸领袖,直至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在铁木真的牌位之后,就是术赤的世系,依次是术赤、拔都一直到马合木达克的父亲、建立喀山汗国的大汗——兀鲁?马黑麻。

第一层与第二层不同,并不设立牌位台,而是在大厅中间树立了八面五尺高的半墙,围成一圈,让整个大厅形成了一个回字型。每面墙上都有无数挂牌子的位置,而大门对面的外墙上,第一个木牌写着马合木达克的名字。紧随其后的便是写有伊尔哈木名字的木牌。

最开始,英灵殿也只是一个建筑的名字,喀山精神体系的组织名仍然叫做马儒教团,后来御林卫加入其中,马儒教团便成了禁忌的词汇,人们就开始以英灵殿代称马儒教团。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转过头来,内阁一词,本来源于大明,是国家的政令的决策与执行中心,下控六部,用以执行相应的政令。

在喀山,六部所对应的部门归属于太政府。内阁只负责处理政务、帮助君主编撰政令还有起草、发布诏书。

内阁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就是门下省,其主管称作“门下额尔丹穆特”,即门下智者,汉文写作门下郎。门下省最早来自于东汉的侍中一职,掌握全国机要,负责审查奏令,向皇帝谏言,故又称作“纳言”,后发展为唐代的门下省,宋代与中书省合并,称作中书门下省,到元代则取消了门下、尚书两省,独留中书省,以行政事。

如今,喀山再设门下省,其目的就是帮助君主审查奏折,与君主共同商议政事,取代之前的领主会议,完全剥夺地方部族与封建领主们的议政权。

第二是中书省,主官称作“中书额尔丹穆特”,汉文写作中书郎。这个部门魏曹丕始设,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

喀山设立的中书省,便是要建立一个研究政务运作方式与起草政务文件的地方。

第三是尚书省,主官称作“尚书额尔丹穆特”,汉文写作尚书郎。这一部门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其主管尚书郎最终发展为统领全国政事的宰相,直至朱元璋取消宰相,自己统管六部。

在明代以前,尚书省掌控六部,是负责执行政令的机构。而在有着中原前车之鉴的喀山,尚书省只是个发布政令的部门,尚书省的作用在于监督太政府对政令的执行情况和保持其清廉的运作状态。有点类似于中原的御史台。

因此,各地大区的政府部门也改了称谓,从大区改为了元代一样的“行中书省”,简称为“省”,各省设立“行政台”与“布政台”,其中行政台属于太政府,是政令的执行部门,布政台则属于尚书省,负责传达和监督政令的执行。当然日后同时负责监督这个监督机构的御林卫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