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学校(上)(1 / 2)

时间拨回到新世界33年,西元1512年,五月中旬。

我们的唐大才子在金兰郡的游历还在继续。

各堡各乡听闻有这么一位名人到来,皆表现得十分积极,纷纷邀请唐寅前往当地游览,毕竟金兰郡是在一片陌生土地上建起,谈不上有任何文化底蕴,多一个文人自此经过,往后就多一个能向后人说道的故事。

应酬完北定堡的邀约,唐寅乘坐马车返回金兰堡,在路过一处村落时,他注意到当地的房屋很有特色。

“这里是何地?”唐寅指着马车外的房屋,向陪同人员询问。

陪同人员解释:“这儿是渔甲村,生活的都是原明朝広东、福建的疍民。”

“疍民?”唐寅想了想,让马车停下,说道:“走,下去看看。”

陪同人员没有阻止,既然唐大才子有兴趣,他们也不介意一起去瞧瞧。

渔甲村是十二个疍民安置村里的一个,该村共有86户,规模并不大。

听村外有陌生人到来,村中柴犬狂吠。

一老者闻声走出居住的高脚屋,见陪同人员穿得是干部服,老者神色紧张,快步相迎道:“诸位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陪同人员笑着安抚:“老人家勿要多想,我们只是路过此地,有些口渴,想讨碗水喝。”

“既如此,还请诸位去我家喝口茶,歇歇脚。”老者热情好客道。

几人没有推辞,随老者走入其家院落,三间高脚屋下养着鸡鸭,西面草棚内还关着牛驴,看起来这一户还是个富裕人家。

来到高脚屋中,一行人席地而坐。

老者翻箱倒柜方找到一点茶末,有些不好意思道:“诸位见谅,我这小门小户只备有一些粗茶。”

“我等叨扰在先,又让老人家破费,该说见谅的是我们。”唐寅摆手,端起陶碗,喝了一口茶汤,好奇道:“老人家,你家中为何不见年轻人?”

老者答道:“两个儿子随大渔船出海捕鱼去了,老妻与儿媳在照顾海坝塘,孙子孙女都去上学,只有我留在家中照看家畜与菜田。”

“我观村落里大部分民宅紧门闭窗,难道家家都是这般忙碌?”

“可不是,如今不比从前,现在生活有盼头,可不得加把劲多干一些活!”

就着喝茶的功夫,老者絮絮叨叨为唐寅讲了讲以前在明朝的悲惨生活,唐寅听得既心生感慨,又充满羞愧。

世人都道江南好,红妆绿柳,歌舞升平,一派纸醉金迷,但鲜有人问津,底层百姓过得是怎样的日子。

直到日渐西山,陪同人员婉转提醒时间不早,老者这才止住话头。

几人向老者告辞。老者心道该去接孙子孙女放学,待几人离开,他系好驴车,前后同路出了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