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没什么大喜之情,却已是热血上头。
旁边的朱秀荣则似乎有些不高兴道:“要是被皇兄知道,他肯定觉得自己没戏喽。”
朱凤听到此话,不由往小公主身上瞅一眼。
他也没想到,跟皇帝一起见证这场胜利的人,会是这个半大的小姑娘,且小公主在听到这件事之后的反应,明显也与平常人不同,竟然就着眼到太子的反应之上。
“都先别过来,让朕到威宁海旁边走走,今天的风真好,也不冷,朕想在这里多住几天。”
……
……
朱祐樘说完之后,摆手示意让杨鹏等人都别去打扰他,他似乎要一个人静静。
然后众侍卫都不能靠近朱祐樘,任由朱祐樘走到湖边的地方,然后朱祐樘散步了一会,一屁股坐在地上,然后抬头看着天空,就好像个孩子一样,在那感受眼前的平静与详和。
而众多的军将和官员已齐聚在湖边上。
当这些人远远看到皇帝坐在湖边,好似在那看光景,他们也没明白发生什么事。
王守仁走过去,先是从朱凤口中求证了捷报的真实性,才对在场之人道:“这一战已基本结束,剩下就是收拾残局,蒙古部族再无威胁大明的能力,从此之后,北患将不存。”
在场的官将都很振奋。
但所有人的目光还是往湖边皇帝那边飘。
没办法……不跟皇帝一起庆贺,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而皇帝眼前的平静,却又好像太过于匪夷所思了,这会的皇帝不应该与自己的臣子站在一起,享受那一顿恭维,让自己喜上加喜?我们把各种恭维的话都已经打好了腹稿,结果听我们恭维话的人,这会正在那独自发呆。
这让我们也很尴尬。
“捷报有往京师传过去吗?”王守仁再问道。
朱凤道:“捷报是从北边来的,直走的是威宁海,想来是蔡国公知晓陛下就在此,先把捷报传过来。要是往京师传的话,应该……还需几日才能传到。”
他的话还没说完,朱祐樘又站起身来。
竟转过身往这边走过来。
众大臣又精神抖擞起来,随即都准备过去恭喜。
但皇帝只是把杨鹏叫了过去,对杨鹏嘱咐几句之后,便又往湖边另外的方向走去。
杨鹏走过来,笑道:“陛下说,捷报他已知晓了,还说明日才是祭天的好时候,陛下说明日要把这好消息,告知列祖列宗,也是为告慰太宗皇帝的在天之灵。”
“陛下仁孝,令人敬仰。”
“诸位大人,你们不必在此等候了,都回去歇息,明日祭天时,再去跟陛下道喜也不迟。”
杨鹏也显得很宽慰,道,“陛下是太高兴了,但始终陛下未亲自参与到这一战中。陛下的意思,明日祭天之后,出兵的计划不变,不过想烦请诸位大人与陛下一同御驾亲征。”
如果说之前在场的官员和将领,对于御驾亲征这件事还有顾虑。
到现在,谁都知道这是随皇帝一起去收获战果和战功的最佳时机,就连王守仁都不觉得在战略上有什么不当。
唯一不当的地方,应该是派其他人去,而不是由皇帝亲自去。
但现在皇帝都到这儿了,收拾战场残局的时候皇帝都不去,那是不是对皇帝来说也太憋屈了?捷报传来之前朕都天不怕在地不怕的,结果打了胜仗,朕还当起缩头乌龟?或者你们还想让朕当缩头乌龟不成?
任何劝谏的话,于此时都没有了意义。
“安边侯,小侯爷,陛下说了,今晚让您过去一趟。”杨鹏最后又跟朱凤说了一句。
在场的人,都用古怪的神色望向朱凤。
很多人也在想,皇帝这到底是什么心态?打了胜仗,大晚上居然让朱凤去伴驾?莫不是皇帝觉得现在外患已解除,在很多事上已经敞开了心境?“陛下传召,不知是为何事?”朱凤也觉得自己有点危险。
杨鹏笑道:“陛下说,明日既要出征,定要以一人为先锋,让你点五千精锐骑兵,以先锋之态往官山西北方向,去驰援蔡国公的人马,也是为防止鞑靼人往东边奔逃而来,陛下还准备下旨到宁夏等地,让各路兵马进发草原,到了要打扫自家后院的时候了。”
谢迁叹息道:“是啊,如今这都是自家后院了。”
到此时,谢迁似乎也明白,他这一代人的使命结束了。
王琼走过来道:“谢老,您还在养病,实在不该再过来。伯安,你扶谢老回去吧。”
王守仁在场,算是军职地位最高的,但皇帝没有传召王守仁,只传召了朱凤,并对朱凤委以重任。
多少有点冷落了王守仁的意思。
王琼这么做,其实是想给王守仁一个台阶下,你扶谢迁回营帐休息,好歹算是照顾咱队伍中的老年人,既让你有跟朝中传统派系顶级文臣接触的机会,也让别人觉得你是另有任务。
我们知道你是没被传召,但军中人并不知晓,看你扶谢迁回去,别人还以为皇帝是体谅谢迁,并给你彰显身份立场的机会。
……
……
“秀荣。”
朱祐樘在湖边散步,身后跟着自己的女儿,还有不远处的几个太监和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侍卫。
“父皇,您有事吗?”朱秀荣低下头,把一株刚发芽的草摘下来,似乎看不清楚,又提了个小灯笼,似要把草的种类看清楚。
朱祐樘望着女儿,笑了笑道:“为父要亲自去草原深处了,你就别去了,先回京吧。”
朱秀荣道:“就算您不同意让儿臣随您出征,也让儿臣留在这里,或者是去猫儿庄啊。草原的风景很好,女儿将来想在这里建一个帐篷,就住在这里,比在京师好多了。”
“随你。”
朱祐樘道,“朕有你在身边,就觉得拿天上的星星跟朕换,朕都不换。朕与你想法一样,等打完仗,也在草原上多住一段时间……朕要亲眼见证草原的变化,这里将会是大明的疆土,从此之后,朕不会再让任何的北患影响到大明的根基稳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