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二人离开,朱凤望着二人背影,凑过来道:“张兄,咱真的要靠此二人去打仗吗?辽东战事虽然不是很着紧,但……唉,不知怎的,总是觉得不放心啊。”
孙上器清楚听到朱凤的话,心里似乎也感同身受。
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非要选择两个蹩脚货色,就好像朱祐樘跟大明边疆安稳有仇一样。
张周笑道:“你去合适,你去吗?”
“我……”朱凤瞬间哑火。
张周道:“难得张家二人还有报效朝廷之心,且他们可是当今的国舅,又是太子的亲舅舅,陛下对他们报以期许,我从中相助,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孙上器点头道:“公爷所言极是,未来几十年,朝中可能都需要寿宁侯和建昌伯来为朝廷效命。若他们一直都是先前的模样,只怕是不行。需要有人善加引导。”
朱凤这才恍然道:“难怪。就算他们能耐再低,于陛下看来,那也是至亲。”
张周笑了笑。
你朱凤这才能分得清远近吗?
你以为当今那位圣明的天子真的是看中了张家兄弟那胡作非为的能耐?可架不住,就算皇帝再怎么愚钝,也知道张家兄弟是威胁不到大明统治的,且不但这一朝需要张家兄弟,甚至太子将来登基之后,也需要张家兄弟。
这是大明稳定的基础,甚至他张周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为张家兄弟让路。
任人唯亲固然不对,但在人心隔肚皮的情况下,任用亲眷反倒是最稳妥的办法,能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求个忠诚。
“知节,最近可需要你好好打点军务,回京之后,陛下必然对你委以重任。”张周笑道。
朱凤道:“是说,我回京之后还有什么差事吗?”
孙上器笑道:“安边侯,您不会真以为,这提督京营的差事要空缺下去吧?估计您回去之后,就要主持京营军务。”
朱凤吸口凉气道:“不妥,这京师之中,还有那自在日子在等我。”
张周也笑了笑道:“到时恐怕你就没得选择了。连你父亲都羡慕的差事,你居然不想领受?你可真是……哈哈。”
朱凤想到自己的老父亲成国公朱辅,瞬间有种蔫了的感觉。
老父亲对他的期许可是颇深的,如果自己提调京营,老父亲提调南京……那成国公府就要取代英国功府,成为大明第一勋臣世家。
看起来对家族非常有益的事情,但在朱凤这里,可是沉重的负担。
……
……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周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
港口调集了大量的兵马和粮草,张周也几次亲自前往港口督战,确保一切准备充分,朱凤和孙上器也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备工作,他们深知这次出征的重要性,因此都格外用心。
尤其孙上器还要布置辽东的情报体系,到时会跟张家兄弟一起踏足辽东,所以这次孙上器也是格外用心,毕竟这是他晋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后,第一次真正有机会建功立业。
而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则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辽东大展拳脚,立下赫赫战功。
但刚摩了没两天,又出去喝酒闹事,好在张周这边都派人盯着,没让他们惹出更大的祸端,但每次都会记录下来,甚至张永那边也会如实将这里的情况上报。
无须张周亲自开口,朱祐樘夫妻就知道这对兄弟做过什么。
也便在此时,杨鹏派来送宁彤主仆二人的马车,也到了港口,并在东厂特别准备的马车行内安顿。
张周闻听消息之后,也是亲自赶过去,却还没等进到马车行内,一名锦衣卫小旗走过来,跪下来就给张周磕头道:“小人参见张大人。”
眼前的锦衣卫眼生,张周一看就知道是杨鹏新提拔起来的亲信。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是杨鹏执掌东厂,港口这边又是杨鹏差事重中之重,所以杨鹏绝对不可能在这里用到“外人”。
“怎回事?”张周道。
说话之间,朱凤也闻听消息赶过来,一路小跑过来的他,气喘吁吁问道:“人到了吗?到底怎回事?”
小旗将一份公函交给张周,恭谨道:“这是发配的罪书,乃是皇后娘娘负责的案子,一切事宜由陆千户负责,陆千户刚从京师到来,迟一些时候便亲自来跟您说明。”
张周打开公函看过。
果然……
清清楚楚,宁彤已经被问了罪,并不是无罪被发配的,显然杨鹏在宁彤的问题上也不敢怠慢。
“怎样?”朱凤一脸关切。
张周随手将公函交给朱凤,朱凤看完之后脑袋都是懵的,急忙恳求道:“张兄,可赶紧给想个办法。”
张周问道:“人在里面吗?”
“是。”小旗道,“但陆千户未回来之前,您……恐怕还不能上去见人。这是杨公公吩咐的,您要提人,一定要陆千户亲自放行才可,并非小人刻意阻拦。”
“行了,我知道你不容易,都是远道而来,我会让人好好招呼你们。”张周道。
小旗官吓得脸色苍白。
此时跟在后面的孙上器道:“公爷是真的要善待你们,你还以为是怎样?”
“是,是。”
小旗在张周面前大气不敢喘,连鼻涕流出来都不敢去擦。
朱凤见小旗官走开之后,才问道:“张兄,这到底怎回事?彤儿既已被送到此,为何……还不能免罪呢?杨公公到底是要帮彤儿,还是要……害她?”
张周道:“这不明摆着的吗?既是皇后亲自过问的案子,杨鹏敢随便发配吗?”
“那他还敢把人送到此处?”朱凤也不理解。
张周叹道:“摆明的,他也要为自己留后路,若是杨鹏被皇后问及,他也可以说,人是因罪而被发配。如果杨鹏敢赦免宁彤的罪,那就是跟他脖子上的脑袋过不去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