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特意去商家酒楼吃饭,为的,就是这份排场。不管请客的人还是吃饭的人,都觉得特别有面子。
商家酒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菜单制作得非常别致。每道菜不仅菜名取得特别,还配了简介,以及一幅插图。图画得非常逼真,色彩也极为艳丽,乍一看还以为是真的。光是听了菜名就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尝,再看了插图和简介,更让人垂涎三尺。
酒楼平时还卖茶点,大堂中间搭了个二尺高的台子,每日都会有说书先生在那里说书。每天,商家酒楼几乎都是顾客盈门,让人好不嫉妒。
贺云绮仔细回忆着商家酒楼的情况,把自己记得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接着,就开始跟张秀华提议,怎么装修酒楼。张秀华被她舌灿莲花说得晕晕乎乎的,也没怎么怀疑,就按着她的说法派人去请工匠,开始装修酒楼。
商锦秀还不知道贺云绮怂恿张秀华盘下了一间酒楼的事,她正忙着找人制作瓷器和桌椅。酒楼才到她手上,她现在年纪小,威信是半点没有,不好做大的改动,里面的老人更是不好得罪,只能先从细微处入手,做一些改动。
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先从器皿和桌椅入手。酒楼用的碗碟筷子都是一般人家常用的,没什么特色,商锦秀就决定找人做一些形状别致的瓷器出来。至于桌椅,酒楼用的是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和细长的条凳。
条凳比较窄,坐着并不舒适,也没有靠的地方。商锦秀想了想,就决定做成后世餐馆里的那种带转盘的圆桌和有靠背的椅子。椅子做成那种符合人力工学的设计,坐着更加舒适。桌子的话,倒是还可以再加一些小型的方桌,靠墙放置,方便数量少的客人。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商锦秀想了想,决定趁着等待的功夫,改良改良菜色。她画了餐具和桌椅的样子,就去找李淑华。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找人的事,还得靠李淑华才行。
李淑华看了图样就很惊奇,问商锦秀是怎么想出来的,商锦秀找了借口糊弄过去,李淑华便夸她聪明,拍着胸脯保证帮她找人做好。
有了她的保证,商锦秀也就不担心了,又跟李淑华说,要去酒楼里试菜。李淑华看她有模有样的,很有主见,心里很是高兴,安排好餐具和桌椅的事,就带着商锦秀去了酒楼。
商锦秀把酒楼的大堂和雅间都看过了,又去看了厨房,接着,就开始试菜,让小二把店里卖的每道菜都端上来。
李淑华知道商锦秀在吃的方面很有些心得,也就没有阻止。菜上了之后,商锦秀发现味道跟自己在商家平时吃的比起来并没多少差别,每道菜的量还挺多,摆盘上也没什么讲究几乎就是随便往盘里一盛,非常实在。
再问了菜的价格,都不高,可以说非常实惠。
商锦秀便忍不住想,难怪酒楼生意还行,赚得却不多,这也太实在了!她没急着提意见,而是花了一天的功夫把整个青山县的酒楼都跑了一遍,做了一番市场调查。
对比下来,商锦秀发现自己的这间酒楼里的菜,味道和其他酒楼的比起来差别不大,胜在量要稍微多一些,也就是够实惠。或许是这里的人都比较实在,并不怎么注重摆盘的艺术,量也都比较多,不像后世,价格又贵量又少,味道还一般。
商锦秀想了想,做买卖首先得考虑市场需求,青山县不大,这里的人也都是普通人,菜若是一味追求摆盘的艺术反倒不实际了,量也不能太少。原来的这些还是得保留,只需要在摆盘上稍微注意点,同时想办法改进味道,量稍微减一减。
至于其他的,等以后若是有机会把酒楼开到繁华的地方,倒是可以好好琢磨琢磨,狠狠地宰一宰那些富户。
不过,雅间倒是可以改一改。一般进雅间的银子都不少,可以换一份跟大堂不同的菜色。
她回到家,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然而没多久,李淑华就把她叫了过去,眉头微皱,怀疑地看着她。
商锦秀心里咯噔一声,差点以为李淑华是看穿了她的身份。她强自镇定地走到李淑华面前,尽量平静地问:“娘,怎么了?”
李淑华将商锦秀画的图纸拿出来,皱眉问她:“秀儿,你老实告诉我,这些真的是你胡乱想出来的?”
商锦秀诧异,图纸上的东西确实是她自己想的。餐具的造型在现代常见的造型上加入了古典元素,花色则在古典的元素里又加入了几何元素,分了好几类。
商锦秀点了点头,问道:“是呀,怎么了?”
李淑华眉头皱得更紧,她说道:“有人告诉我,贺家也在找人做差不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