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画面是如此生活化,但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残酷。
除此之外,在这个阳台上还发生了无数时间,聚会喝酒的时刻,戈斯懒洋洋接受体检的时刻,戈斯睡觉、搂着女人的时刻,辛德勒和戈斯深夜交谈的时刻,这个阳台就像是一片乐土,发生着生活里一切美好而简单的时刻。但讽刺的是,仅仅一个阳台之隔,就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人被当做一种玩物,他们的生命、自尊都不复存在,只是游戏中的一部分。
如此可悲。
第二块拼图就是色彩,这也是电影最强烈最直接的部分。
电影一开场出现的是黑暗中被点燃的蜡烛,微弱的火光在周围漆黑的空间之中挣扎着燃烧,伴随着颂歌,安详、美丽、温暖,柔和的黄色火焰绕着一圈淡蓝的光晕,驱散着四周的黑暗,象征着犹太人渴望一丝空间,企图照亮整个世界,然后熄灭,化作一缕青烟。然后,灰飞烟灭之处,火车轰鸣的汽笛拖着长长的尾烟,拖曳着这个惨烈的时代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重现那段历史是不需要色彩的,因为那是一个冰冷的岁月,那种畸形的人性根本就没有色彩,只需要黑白,冷静、阴暗、沉重的黑白比任何一种色彩都更能说明那个年代。但即使如此,斯皮尔伯格还是点出了一抹红色,那个小小的红色身影是黑白年代之中唯一的色彩,这个穿着红衣的小女孩,就像是苦难的僵硬土地之中艰难而倔强生长出的一束野花,可爱而美丽,迎风飘荡,但是最终还是被整个惨淡的岁月所淹没,将这仅有的一抹红色也吞噬得一干二净。
这也使得电影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达都达到了罕见的深度。
在故事的最后,犹太民族终于迎来了他们的黎明,一个黑暗的时代终于终结了,遥远的地平线上走来了劫后余生的犹太人。人们也在压抑中透出了气,他们从黑暗中走来,就如同从黑夜走向黎明,一步一步走向曙光,天空慢慢地变蓝了,先是藏蓝,然后是浅蓝,最后是明艳的蔚蓝,犹太人终于走到了明亮的蓝天之下。
从色彩到黑白再到色彩,电影对于色彩的运用象征着心境的转换,简单却深刻地融入了整个故事,滑入心底,有着无与伦比的效果。
最后一块拼图则是配乐,可以说这也是电影之中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这位有可能是影史最为的配乐师,在先后四次拿到奥斯卡小金人还有无数提名席位之后,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次经典。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改编了威廉姆斯的创作,形成了新的巅峰;也可以说,是威廉姆斯的出众配乐,加深了影片主旨。但无论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配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血肉相连、是真实迸发出的完美作品!
他用中提琴的悲怆让人忏悔那一段岁月的罪恶;他用尖锐刺耳的小提琴来诉说那一段历史的悲愤和凄凉;他用奔腾豪放的钢琴来反衬那一段肆无忌惮屠杀的残酷和冷血;他还用唱诗班演唱童谣来感悟内心的悲痛和救赎……那一份深刻的痛楚,悄悄诉说着内心的疼痛而悲伤。
电影的海报是一只大人的手抓住了一个穿着红衣的小手,那只手是如此具有冲击力,却又势单力薄,在那个癫狂的年代,清醒的终究是少数,就如同电影里的配乐一般,那缓进缓出的背景和极富技巧性的节奏,在不断地描述,描述那一幅幅画面,麻木的眼神、麻木的动作和最后麻木得被毒气带走最后的一丝残喘。
生命不再高贵和神秘,剥除了衣物,剥除了人类最后一张怜悯的虚伪面具,在六百万具尸体面前不动声色,就像唱诗班少女们的清唱,没有感情,甚至除了声音,感觉不到任何活着的气息。那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忧伤的旋律彷佛在诉说着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但细听之后,流畅的旋律中又有一些亮色和希望,正如电影开篇时的那一缕烛光。
在电影的最后,钢琴的独奏悄悄地拉下了帷幕,所有故事都在时间之中消散,没有人忍心出生打断这压抑空旷的钢琴声,所以小提琴又悄然而至,又来升华这首充满血泪的诗歌。那一抹在黑暗之中消失的色彩,却化作音符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斯皮尔伯格用最朴素的镜头、最朴素的色彩、最朴素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最斑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