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城始于公元前一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书》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传》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
故城遗址坐落在吐鲁番市东面,约四十公里的哈拉和卓乡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沟口(胜金口约65公里,东距鄯善县城约55公里。
沿着玄奘法师的脚印,我来到这座沧桑的故城。曾经作为丝绸之路十字路口,最繁华、最热闹的城市,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
高昌故城位置十分偏僻,旅游团都很少来。自驾或者包车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要想公交车来这里。
我非常庆幸,自己花3元包车一天,否则根本来不及,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看到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让因为下雪,被迫突降吐鲁番,并且临行前,没有怎么做攻略的我,感到惊喜。
景点的门票1元,电瓶车1元,也许是这个原因或是淡季,整个景区,只有我一个游客。
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
这座黄土夯筑的大城,大城占地约2平方公里,城墙大部分完好,内部已然破败,一座座由房屋变成的黄土残垣,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和无奈。
自公元前一世纪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拥有很多故事的神奇地方。我不由萌发了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借此处为背景写部小说,试图编织一个,我自己想象中的离奇故事。
千年前这里是多么的繁华,如今高昌故城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存最好的部分,首推外城墙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
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案分析,其建筑年代约在公元六世纪。
寺院附近还残存一些“坊”、“市”遗址,可能是小手工业者的作坊和商业市场。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从壁画的风格和塔的造型分析,为回鹘高昌后期(公元12-13世纪的建筑。
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人称“可汗堡”,结构完整,宏伟壮观。
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供出入,规模虽不大,但与交河故城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宫殿遗址。
解放前,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权的北凉王,据该碑推断,此堡可能是当时的宫城,并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宫城内,留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三米半至四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遗址。
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后大都葬在这里。整个墓群从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占地十平方公里左右。
本世纪初以来,在这里发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历史文物,数以万计。
这就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高昌故城”,这里才是最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源地,论先后乌鲁木齐和石河子,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在汉代的时候,这里已然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中国与中亚,至欧洲的重要枢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东传中土大盛,在传播过程中,西域高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昌古城同样也是弘扬佛法的重地。
眼前一片断垣残壁下,只有佛堂讲座的建筑依然宏伟。几座寺庙建筑也很能看到千年历史遗迹。唐玄奘法师取经途中曾路经此城,与高昌国王结下深厚友谊,城内的大佛寺讲经堂很可能就是玄奘当年讲经的地方。
在丝绸之路上,艰辛的旅程就与虔诚的信仰成正比,据说绕着这讲堂走三圈,可以祈求心愿,我满怀敬意的绕走三圈,距离千年前的荣景似乎更近一步。
根据景点外的公告栏所讲述,作为西域三十六国里唯一一个汉人为主体的国家,高昌故城的格局和长安城很相似。这也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城池遗址里保存相当完好的一座了,从断壁残垣中依然可以看到当初的规模相当壮观。
196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