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风歌(2 / 2)

这一刻,刘邦脑海出现了很多人。

有他的对手:项梁、项羽、秦王子婴、章邯、司马欣、董翳、魏王豹、田横。

他的盟友:楚怀王、张耳。

还有为他打天下的异性诸侯王:韩信、英布、彭越、韩王信、陈豨。

以及功过封侯的人:张良、萧何、曹参、樊哙、灌婴、靳歙、郦商等人。

还有为他打天下而死的人:郦食其、周苛、枞公等人。

此时此刻,刘邦想着现在目前的现状。

北边有陈豨、韩王信等叛军势力,还有强大的草原民族匈奴。

南边有英布逃亡,还有前秦将领占据三郡的南越王赵佗。

他,已经老了。

不仅患有重病,还有箭伤。

谁能为他,守住汉家天下。

酒樽下肚,刘邦不由得唱起一首自创的楚歌:大风歌。

这首楚歌的词,是这样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第一句,表明了刘邦正在喝酒,心中烦忧,一阵大风吹来,云彩变化。

第二句,表明了刘邦此刻的心情,威加海内,回归故乡。

第三句,表明了刘邦的心愿:想要有人替他守住汉家天下。

刘邦喝酒尽兴,又看到如此景象,即兴而起,唱出了千古绝唱:大风歌。

刘邦不仅填词、作曲、歌唱,还亲自击筑琴。

为了让这首大风歌流传千古,让后世记住。

刘邦特意挑选了一百二十为儿童,教他们唱歌,进行伴唱。

刘邦唱完后,听着儿童伴唱,拿起宝剑起舞。

此时的刘邦,会作曲,会填词,会击琴,会唱歌,会跳舞,是音乐界的全能。

如果放在现在,绝对是超级巨星,天王级别的存在。

谁能想到,被称为地痞流氓的刘邦,不仅会打仗,还精通音律。

此时,刘邦内心充满感伤,悲从中来,留下几行热泪。

留下了这样几个字: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歌曲作罢,刘邦又说了一段话。

先表达了一个观点:游子悲故乡。

跟着又说了这样的话:我虽然建都关中,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是会回到故乡。

刘邦说起自己的丰功伟绩:从沛起,得天下。他把沛,将会做为他的汤沐浴。

为了彰显皇恩浩荡,这里的百姓,免除徭役。其,后代子孙也享受这种待遇。

沛县父老很高兴,皆高呼万岁。

刘邦很高兴,继续喝酒。

刘邦在沛县,呆了十几天,只干两件事。

1喝酒取乐。

2畅谈过往。

从这两件事说明了一点:刘邦有君王的气度,拿得起,放得下,不计前仇。

很快,刘邦意识到一个问题,他长久呆在沛,给父老带来不便。

他回到沛,是想看看父老,回忆过往。

现在,却成为父老累赘。

皇帝出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所有人的开支,就是让沛来承担,会将这里吃穷。

若不加节制,就会怨声载道。

隋朝时,隋炀帝杨广出行江南,令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明朝时,地方官员是不欢迎皇帝出巡经过自己的辖区。

清朝时,康熙爱出游,乾隆爱迅游。当皇帝的高兴了,只顾吃喝玩乐,却忽略了百姓疾苦。

康熙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总局富甲一方的曹寅家(据说,红楼梦就是以他为原型,曹家不堪重负,欠下一屁股债。

皇帝出游,会加剧百姓负担。

刘邦很快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为了不被沛县父老指着脊梁骨骂,他干了一件事:离开沛县。

刘邦要走,沛县父老要留。

刘邦对沛县父老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随从众多,父兄们供养不起。

这句话表明了刘邦懂得换位思考,他不想弄得民生疾苦。

父老知道刘邦离开的原因,做了一件事:箪食壶浆相送。

父老相送,沛县城空。

刘邦感受到父老热情,留下来,又与之痛饮三日。

就在刘邦喝得正高兴时,父老皆顿首,说了这样一句话: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

简单说,沛父老是为丰邑父老求情,享受同等待遇,免除徭役赋税。

刘邦先说了一句话: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接着,告诉沛父老,丰邑为什么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刘邦得了天下,还在记恨丰邑父老跟随雍齿背叛他那件事。

按道理说,这件事是刘邦心目中的伤疤,沛县父老最好不提。

他们不仅替了,还得到刘邦明确的回答。

沛父老继续为丰,求情,说了很多话。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沛父老是说了什么话,打动了刘邦,进而改变了他的主意。

但,记载了一个结果: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刘邦解开了心结,原谅丰邑背叛的那件事,并与沛享受同样的待遇。

刘邦回到沛,做了两件事。

1解开了心结,让丰与沛享受同等待遇。

2留下了一首楚歌:大风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