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人的呼喊,盖过了天地间其他一切声音,连宫城树梢与屋檐上停留的鸟群,都被惊飞。
看到众人表态的刘邦,眼底流露一丝笑意。
待到天地重归安静,他们的目光聚在高台之上。正事是不可能忘记的。
趁着这次朝庆,除了卧病在床的那些彻侯,其余的人基本到齐,刘邦又将他们聚在这里,说要事情商议,那么这难道会是一件小事吗?
高台上的刘邦再度说:“诸位大汉彻侯,与国同休,朕是明白你们的忠心,朕对你们非常放心。
只是朕今日回想起一些事情,非常痛心啊。
诸位可还记得逆贼姬余?他享受父辈余荫,却背叛了朕,甚至派出丞相刺杀朕不成后,还起兵反叛。
诸位可还记得前燕王卢绾,朕给了他那么多的信任,却在匈奴人面前一退再退,丧地失民。
韩王信在六年前亦有洪灾时,赈灾不力,导致国内百姓逃难至关中之事。
反观齐王、梁王、荆王,办事处处小心谨慎,不会因为他们是天潢贵胄而感到自满,兢兢业业地治理他们的土地。
这是让朕非常欣慰的事情啊。”
高台上受到阳光直射,体感温度要比殿内更高,外加刘邦身上穿着厚厚的礼服,现在他额角和后背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脑袋亦有几分晕晕沉沉的感觉。
若在寝宫内,他肯定会选择躺倒在床榻上,闭眼小眯一会,舒缓身体的不适感。
可现在他站在臣子面前。
那么自己是天子,是皇帝,不可以表现出任何虚弱的状态,那会降低他之后每一句话的说服力。
哪怕断断续续,没有逻辑,刘邦亦要撑着将他准备好的内容讲完。
“……因此朕思考过一个问题,这其中的差距到底出在何处呢?莫非是卢绾、姬信的能力有问题,还是姬余的忠诚有问题?”
顿了顿,他扫视一圈,接着笃定道:“没错!朕发现就是这个问题。
他们并非像诸位一般,与大汉同休,那么自然不会尽心尽力。
那么朕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朕今日想在这里与诸位做出一个约定。”
说到这里,刘邦的语气加快,呼吸有些急促。
韩王信、前燕王卢绾,他们正待在台下,但是刘邦没有办法,自己必须要举出实际例子来进行佐证。
哪怕有些勉强,但是总比空口无凭地提出一项重大的决议要更加靠谱。
何况自己之所以拿他们俩举例,也是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威胁,韩国在天下太平十余年的情况下,一直是恢复得最慢的几个区域之一,甚至比遭受兵灾的代地更慢,而卢绾当下仅是彻侯,自己只能委屈这位发小一下。
深吸一口气,刘邦缓缓出声:“故而,朕提议从今以后,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已为王者可免矣。”
呼者的话音停下后,台上台下都陷入了一片寂静。
大家脸上皆是震惊!
刘邦在众人面前宣布了这条决定,那么这必将成为一直延续下的传统,除非大汉灭亡,那么“非刘氏不王”的约定,就不会被打破。
台下的那些彻侯绝大部分都知道自己的斤两,没有奢望过成为诸侯王。
只是这样的情况变成明面上的规定,很多人仍觉得过于苛刻。
唯一的例外是“已为王者可免”,仅有韩王姬信、楚王项羽、长沙王吴芮三人,最多算上藩属的南越王赵佗。
不过他们三人此时脸上的表情,并非欣喜。
毕竟以后“非刘氏而不王”的天下里,自己变成异类,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现在并非朝会,而是朝庆。
朝会可以让众人议事,上书提出反对意见,甚至失控的情况下,演变成吵架、互殴都有可能,朝庆没有反馈的渠道,每个人的定位都是“赞美机器”,想要提出异议,随时可能被按上一个失仪的名头。
陈洛默默叹了口气。
为了在众人面前宣布这个决定,恐怕刘邦暗地里已经有了无数次的谋划,最后才能达成今日的效果吧。
自己刚才侧过头去,观察到陈平眼中同样是闪过震惊,看来他可能只知道前面的那部分内容,对于后面的“约定”,一无所知。
刘邦瞒住了所有人。
见没有人说话,刘邦默认是无人反对。
他在侍从的搀扶下站起,接着说道:“约定既成,则需铭记,以白马而祭上天,违此约者,天下共厌之、弃之、击之!”
刘邦接过一把青铜长剑,挣脱了身侧的侍从,一步一步地走下高台。
那儿摆放着一张祭台,上面有匹被牢牢捆住的白马,毛发柔顺澄亮。
如果是在平时,刘邦会笑着上前抚摸它,并夸赞它真是一匹良驹。
现在,他将利刃送进它的心脏。
看着汨汨流出的鲜血,刘邦用手指摁住,接着抹在唇上,再次强调:“有违誓者,天下击之!”
接着他让侍从搬来一大缸的美酒,自己接了小杯马血,倒入其中。
刘邦缓声道:“诸位,请共饮此酒,以示约成!”
随着侍从们的动作,一杯又一杯的美酒被端到众人面前。
看着他们举杯饮下,刘邦即使感觉自己脑袋越来越晕,心底却畅快无比。
自己那几个儿子也大了,接下来可以封为诸侯。
今后大汉江山稳固,将一直为刘氏天下,为我刘邦后人之天下!
在刘邦刑白马盟誓之时,皇帝、功臣、诸侯王形成了三大政治集团来共享汉初的政治利益,功臣和诸侯王既臣服于皇权又对皇权加以制约,从而与皇帝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分权共治关系。
刘邦试图通过“白马之盟”将这种关系予以延续。
因此“白马之盟”既是对既成均势格局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继续维系此格局的保障。
刘邦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承认既成的均势格局,同时他又顺应时势,通过“白马之盟”,让三大政治集团中的“诸侯王”里,“刘姓诸侯王”拥有更多话语权。
旨在为其百年之后,搭建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政治框架,并通过这种“共天下”的分权设置,换取功臣、诸侯王对刘氏天子统治的忠诚与认同,确保汉祚延续。
只是刘邦定下的“盟约”是否真的起到了相应的效果,答案众所周知,留在下一章节细细述说。——《汉王朝兴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