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此乃孤随手所写,不足为道(1 / 2)

三位秦国大臣皆暗自点头,即便秦王不说,他们也十分清楚大秦目前面临的状况。

更何况历代先王的遗志便是吞并六国,此时攻赵便是再合适不过了。

昌平君微微颔首:“大王有如此雄心壮志,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权衡这其中的利害。

我秦军主动出兵伐赵,若能大破敌军固然是好事。

但若是久攻不下,或是吃了败仗,便会使我秦国威望下降。

届时统一六国之计,怕是又要遥遥无期了。”

秦王深深吸了口气:“昌平君所言,也是孤所担心之事。”

而后将目光投向桓齮,王翦二人:“不知,两位卿家可有何良策?”

桓齮与王翦对视一眼,见后者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便意识到这会该自己发挥了。

“方才大王所说,要发兵三十万,以三路攻伐赵国。

臣以为,大王所言甚是。”

秦王笑而不语,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秦泫也暗自点头,看来这位秦国老将也并不是什么固执迂腐之人。

也对,固执迂腐之人也无法带兵打仗。

桓齮整理了一下思路:“其中一路为主力,从太原郡出发,登上太行山的“井陉”,进攻赵国中部。

一路则沿上党进入赵国,攻占宜安,赤阳等地。

另一路从晋阳出发,攻占赵国北方之地。”

秦王微微颔首,又看向了王翦:“王卿家可有何不同计策?”

王翦思索了一番,缓缓开口:“回大王,臣以为桓齮之计并无不妥。”

若是三十万大军放到他手里,他也会选择这么做。

毕竟如此做最为稳妥,秦军基本上能够进行全面推进,不会陷入被包夹的困境。

行军打仗最害怕的就是被包夹,一旦被敌人包围了,那就跟等死没啥区别。

后路一旦被切断,退无可退,粮草也无法供应。

饿上个两三天,基本上啥战斗力都没有了。

所以,这也是最稳妥的行军方式,王翦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秦王将竹简递给宦官:“孤这里也有一份行军部署,二位卿家不妨一观。”

王翦与桓齮接过竹简,虽然这字体看上去一般,但是想法竟与他们相差无几。

只是有一路兵马不同,竟是提出佯攻赵国南长城!

如果赵军主力北上去拦截自太原而去的秦军,其南长城和邯单势必空虚。

如果能一举攻下邯单,便可一路北上,对赵军形成夹击之势。

纵然赵军再有登天之能,也无力回天。

只是,二人看着看着竟面露惊讶之色,面面相觑了起来。

“大王,此书简是何人所著?”

二人竟同时开口,没想到秦王身边还有如此奇人,怎么从未听说过?

这最后的部分,竟然不是行兵部署,而是针对赵国将领的一个阴谋!

这对一向习惯于在战场上拼杀,以硬实力克敌制胜的将领来说,无疑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计策。

只见那条计策赫然是:

“当今赵王昏聩,其身边有一宠臣,唤作郭开。

可令顿弱不惜花费重金,将此人收买。

届时攻赵,若逢一位叫做李牧的将领,不要盲目冒进,与其对峙便可。

对峙的时间越长,赵军消耗便越大,赵王则会对其不满。

可令郭开劝赵王更换将领,一旦将领更换,则可发动攻势。

一鼓作气,克敌制胜。”

二人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位昏聩的赵孝成王,正如此计之中的那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