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总有一个无形的界,或者说是圈,进入圈子里的人,很难走出来,在圈子外边的人,更难走进去。因为利益、也许是感情、或者一种依托,把几个或者一些人聚拢到一起,形成一种彼此的默契和遵守,大家心照不宣地按照这种规则操守着。
村委大院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十几间房子。在老百姓看来,这个院子就是村里的中南海,虽然不是楼房,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很是高大。这个独院周边没有住户,与村民居住区隔着一条小路。在三栓看来,这条小路就是村官办公区与村民居住区之间的界,虽说可以跨界走动,但这个界,不可以移动,更不可以消除。
这天晚上,因牛羊啃青的事情要找村里,三栓在这条路上徘徊了很久,最后鼓足勇气走进这个神圣的村委大院。
敲了一阵子门,得到允许后,三栓推门走进办公室。在不是很明亮的电灯下,村里四个干部围坐着一张桌子上兴高采烈地打牌,屋里烟雾缭绕,伴随着甩牌出牌的响亮,还有吆三喝五的吵闹,让这个本来不大的办公室显得很是拥挤。
老憨也在村里工作,准确地说是村干部的勤务员。他虽然比这些村干部大二十多岁,而且还是他们的长辈,但工作性质就是服务。看见三栓进来,很是亲热地招呼了一下,就手脚不闲地忙他的工作,看着谁茶碗了里水喝没了,立马给倒上。老憨会吸烟,而且烟瘾很大,但这些村干部散烟唯独不给他,他也很知趣,自己掏出旱烟,卷一个烟卷,先给村干部点上,再点燃自己的烟卷。三栓看着老憨低三下四的样,又联想起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昂的姿态,像是换了一个人,感觉很是可笑。
三栓在这些高级村干面前,待遇也比老憨好不哪里去。没有人给三栓招呼,更谈不上让座,似乎房间里没有三栓这个人,仅是木生放下架子,垂爱般地给他投来藐视鄙斥的目光,三栓心里很明白,这是因为燕子,自己才得到这个殊荣。当这个目光射到三栓身上时,他立即低下头,很是领会这种关照。
三栓耐心等着他们打完一圈牌,怯怯地说:“书记,找您操心办件事”。
“三小,有事尽管说”,金山比三栓长三辈,是三栓的爷爷辈,但这是在村委办公室,三栓乖巧地喊他书记,金山感觉很受用,也喜欢听,生怕别人忽略了他是村支部书记。
“我地里玉米苗子刚冒出来,就被牛羊啃了一大片,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找咱村里”。
没有人说话,只有甩牌的声音。“有人任意放养着自己的牲畜,也不圈起来,太不像话”,木生打破沉默,很公道地说。其实,三栓包括所有人都明白,木生的地紧挨着三栓的,个别目无领导的牛羊,在吃腻了三栓家苗子的时候,也顺便到木生家地里尝尝鲜。
“上级号召大力发展畜牧业,村里没有理由不让饲养牲畜,牛羊啃青也是一个老问题,村里也是作难”。
金山的话似乎很有道理,但三栓听得很刺耳,但还要陪着笑脸,“老爷爷您说的对,但也不能看着让牲畜糟蹋庄稼啊,咱村里不是有村规民约?这个事情也该管管吧?”三栓把书记的称谓改成老爷爷,他尽量地把语气说得轻柔一点,但说出来的话还是有点生硬。
金山的表情开始有些凝固,把手中的牌放到桌子上,“三栓就是高中生懂得多,知道村规民约,我这个书记还不知道,有机会教教我”。
“书记,老爷爷”,三栓很紧张地把书记和老爷爷这两个称谓合到一起说,仍表达不出对他的敬畏之意。
金山拾起刚丢下的牌,“光说话了,耽误打牌了,来,该谁出牌了”。
三栓欲言又止,等待了好大一会,看没有一个人搭腔,只好说,“您们打牌吧,我回家了,都多操心吧!”
“哼!”木生用鼻子答应着,其实他的嘴闲着,看来是舍不得用。金山没有吱声。
三栓今晚很丢颜面,内心十分懊恼。在学校他是尖子学生,在老师眼里是红人,在同学们面前是名人。不仅学习好,而且文艺体育都很出色,还写一手好文章,在学校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他每次去办公室,校长、老师都问寒问暖,有一次他病了,老师把公费医疗卡借给他用,也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吃“自助餐”。他是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同学们前呼后拥地,很是风光。但今天晚上遇到的这一幕,是他不曾想到的。村官们对自己不屑一顾的态度,让他很是受伤。
三栓一走,金山把手中的牌放在一边,说:“今天晚上就打到这儿吧,咱商量一个事情”。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也忙着把牌和起来。
金山郑重地说:“刚才三栓虽然说话有点莽撞,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咱必须宽容一些。他反映的牛羊啃青的问题也是到了非解决的地步,一些农户做得也太过分,我看这是事情是不是这样解决。一是明天木生你在大喇叭上喊一下,哪家再随便放养牲畜啃青,不光逮到村里让村委处置,还有罚款1元;二是老憨明天通知三栓让他看紧点,逮着啃青的牲畜就牵到村里来,有村里给他撑腰,他不用害怕”,老憨赶忙答应着,“我一定办好,一定办好“。金山继续说着,”村里安排几个治安人员在村边地头巡逻,对啃青的牲畜逮住好不留情,也让那些不自觉的农户长点记性”。
这个事情研究完,金山进一步地说:“咱今天说一个题外话,三栓是一个苦孩子,又是咱村唯一的高中生,也是学校的高材生,他就是咱村最有生的力量,也是最有前途的资源。农村要发展,最终要靠科技,靠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人。咱村里以后对他要多加关照,一定要把这颗苗子培养好”。村里干部都很赞同金山的意见,还一致表示他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