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书院学规(2 / 2)

“大帅,臣下刚刚已经查明,此事共伤及十余人,其中四人最重,均多处折骨。臣下愧对大帅重托,还请大帅免去臣下书院山长一职,并另作处罚。”

朱元璋闭上双眼沉默一会后,起身走到宋濂面前,亲自将宋濂扶起:

“本帅常言,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才思之雄,先生不如祎;学部之博,祎不如先生。若先生都要请辞于应天书院,那这重担,本帅又将交予谁才放心呢?今日之事方才也说了,本于先生无关。原是那些猢狲不知事才酿成的祸患,还请先生莫要自责。”

宋濂起身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神情颇为哀苦:

“大帅虽宽宥。但臣下亦无颜面对今日受伤学子及其亲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臣下乃书院山长,未尽职责,致使多人受伤,实难辞其咎。况且今日之事,若非公子一力阻止,恐怕死伤更重。臣下汗颜呐!”

朱元璋回头看了看自家儿子,神情更加温和几分:

“标儿今日能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不正说明先生教导有方吗?至于今日受伤之学子,还请先生放心,本帅已经派人诊疗安抚。若先生自责,不妨尽快将书院学规完善。令此类恶事莫要再起。”

宋濂听罢知道大帅的确无意处罚于自己,却也仍不敢就此松懈:

“臣下确不善于治事,学规一事还请大帅能够另派人来帮辅于臣。”

朱标听到老朱和宋濂两人议及书院学规,心思立马活络起来:

“爹,师傅,小子有些粗陋想法,不知是否可说?”

朱元璋一看就知道自己儿子又打上鬼主意了,却也愿意由着他发挥一番:

“但说无妨。”

朱标挣扎着想要坐起来说,老朱见状赶忙递了凭几过去。

靠着凭几朱标才勉强撑着自己的身子坐起:

“应天书院原是重修于宋国子监,学规也大都仿照宋制。但现下,书院内的学子大都是行伍人家出身。其性情、言行与一般书生都大有不同。因此应该依学子之异,在现有制度上做些调整。”

老朱稍微想了想,也颇为认同:

“你继续说。”

朱标转头看向宋濂,微微颔首以作尊敬:

“师傅,学生现下不便查阅学规,劳烦您说说课业、考核、对生员言行规范等内容。”

宋濂略作思考,便依照朱标所问先说了课业和考核的规定:

“如今书院学科分作六经、四书、孝经、小学四门。生员分至六堂三级教学,根据生员学识程度的深浅,编入各堂,再逐级递升。由堂内主教夫子每月考察定级。凡通四书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修道、诚心。又一年半,经史兼通,乃升率性。若生员出类拔萃,可不拘年限。”

朱标皱着眉听完,心中有了些更加具体的想法:

“小子认为学科应当再多一些更佳。有宋一朝重文轻武,而至被外族欺辱,因此其国子监只教经义词章之法,并不足以鉴。今书院内又多是将校子弟,更该加上些算学、骑射才是。不知师傅和爹是否同意?”

宋濂动了动唇,最后还是没有出声。倒是老朱一力赞同:

“的确。教学务必以实用为达。《诗》曰: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古之学者,文足以经邦,武足以戡乱。故能出入将相,安定社稷。我看,便将骑射武功单独划作一课罢。届时便从军中选优者为教。至于算学,行军打仗、治民安邦莫不能避,也当划作一课才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