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上,波澜壮阔,远处的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正在缓缓朝着杭州湾驶去。
旗舰之上,施琅披着暗红色的披风,站在船头甲板上,远眺两岸。
“先锋,咱们要守杭州湾,可不易啊。”一名跟随施琅已久的营将有些忧虑地说道。
“若是简单,要咱们做什么?监国可看着咱们呢。你以为为何只给我了个副总兵,有没有总兵,就看咱们表现如何了。”施琅拿着千里镜一边观察着两岸情况,一边说道。
“那要是鞑子的水师不来呢?”营将问道。
施琅却是噗嗤一笑,收起了千里镜,转身朝着那年轻营将的脑壳轻轻敲了两下,说道:“不来?不来老子就打回镇江去!”
夜里,施琅从潞王府回到凤凰山南的港口,给路振飞送去了潞王的手谕之后,便连夜拔营起航,他准备移驻杭州湾北侧,位于嘉兴府的海宁卫,如果清军水师不来,那他就主动出击,沿海北进,一路杀到崇明,然后自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袭扰镇江,威胁南京。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南下攻杭的清军分心,正好还可以完成路振飞交给他的任务,那就是支援江阴!如果江阴难保,则尽最大可能携江阴义军以及熊汝霖部撤离。
“咱这三十艘船是不是少了点,没法遮蔽杭州湾啊,就算北上,也显得单薄了。”年轻的副将心里盘算着,现在这艘旗舰是一艘福船,除此之外,都是一些海沧船,鹰船,火龙船等等。不论是数量上还是吨位上,都显得有些不足。
“到了海宁卫先看看吧,对了,叫弟兄们以后都正经点,咱们现在是大明水师了,要有官军的样子。”施琅绷着脸严肃道。
虽然给了官职,但是潞王可是一分钱没给他啊,想要扩充水师,只能自己想办法。
一大早,郑鸿逵就盯着黑眼圈来到了路振飞的帐中。
“路侍郎,找我何事?”郑鸿逵打着哈欠,含糊不清地问道。昨夜他一宿没睡着,天微微亮时才刚刚迷糊一阵,就被路振飞派来的人喊醒。
“郑总兵,昨夜监国发来了手谕,以原长江水师残部及镇江溃兵为基础,新建靖海水师,依旧由您挂镇南将军印,充总兵官,提调靖海水师。”路振飞手中挥动着朱常淓的亲笔手谕,桌上摆着潞王令牌,对着郑鸿逵说道。
郑鸿逵原本昏涨的脑袋瞬间就清醒过来,接过那封手谕看了起来。
手谕中,还令路振飞总督海防江防,开府办事。并自王府内库拨银一百万两,令两广、福建等处船厂全力开工,新建战船,招募士卒,壮大水师。
看着这份手谕,郑鸿逵惊呆了,一百万两的拨款,这潞王监国到底是多有钱哦不,是多么重视水师啊。他有些想不明白,自永乐年间朝廷遣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后,水师就渐渐没落了,海防之事更是一片糜烂,无人问津,直到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屡遭倭寇海盗肆虐,水师因此才有了些起色,但后来便有舟船入港,刀枪入库了。
许多战船因为没有银子而无力保养,以致于港中枯烂,不堪使用。
水师官兵更是武备松弛,缺员严重。
他郑鸿逵手下的舟船有时候还得靠郑家的银钱救济才堪堪维持。
“这这当真?”郑鸿逵有些难以置信地瞪着双眼呆呆问道。
路振飞走上前,抚须笑道:“自然是真的,很惊讶?本官也同样诧异了一宿,想通之后,不禁惊叹于监国的远见卓识。”
“不瞒大人,咱老郑带兵这么些年,头一回见朝廷对水师这么阔气。”郑鸿逵不禁感慨道。
“不,是监国。内阁与兵部可没有给本督与总兵一分一厘啊。”路振飞收起笑容,语重心长地对着郑鸿逵说道。
“呵呵呵,监国这么大气,咱老郑粗人,也不能小气,咱自个儿捐一千两,以表忠心!”郑鸿逵笑道。
“本督一定上表朝廷,嘉奖总兵的一片赤子之心。”路振飞朝着杭州城拱手道。
两人正说话间,帐外传来了士卒禀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