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实力决定是赚钱还是捡钱(2 / 2)

和对方在办公室闲扯了半个多钟头,季东来交代一下进入现场。

两台平板硫化机现在正在成型靠车板缓冲材,另外的几台大型平板硫化机正在成型压车梁,刘家辉那边此时已经开始着手改造另外几台大型的硫化机。

按照季东来的预期,一旦这个单子做完,验车标准推广,自己这边把

缓冲材做了专利,很快就会有大笔的订单过来。

到时候光靠这种填装料的方式成型,速度一定会跟不上。

当然季东来也可以做一定的存货,但是综合算起来,季东来开始打消了这个念头。前期小作坊的时候,季东来给谭秀梅那边做了很多存货,结果占用了大笔的资金。

最后不得不从谭秀梅那边和杰里那边贷款,百分之十的利息,把整个利润占用了好大一块。

银行贷款那阶段也压得季东来喘不过气,这些成本一旦形成了循环,将来是停不下来的。而且存货占用场地,需要人力管理。

先入先出是原则不假,得有人去执行。qs

再说这东西生产出来一个月内最好暗转安装完毕,不然橡胶会进行收缩,一定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整形。

每一个方面都比订单加工模式要提升成本百分之三四,再说一旦硫化机改造成功,季东来直接就可以把橡胶弹簧的成型丢过来。

五百吨的橡胶硫化机,表面是一米五乘以两米,可以把几套模具同时成型,设备一次加温成本直接摊薄。

而且效率更高,那些小型的硫化机就可以做日企的那种小件,甚至季东来可以改造成自动上下料。

做工厂,尤其制造业,必须精打细算,每一步都要在自己的脑子里。

整个工厂,看似是技术部那边在做设计,实际上整体都是季东来在思考,技术部那边只是做补充和实施。

这一套卖给于洋的靠车板缓冲材,实际的成本不到三万块钱,这次季东来即便算上模具成本,设备改造成本也就十万多一点。

严格意义上,这套东西就是捡钱,即便是给了王禄那边每套两万的提成,季东来还是赚钱。

「在这个产品的正面用字头打上编号,以后我们追溯的时候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每批次记录的时候一定要注明应用场所!」

望着现场一块块橡胶板被抬出硫化机,季东来就跟见到了鲜红的票子飞进来相仿,眼睛里都是高兴。

赚钱的产品必须精细管理,季东来让孙莉那边做好各种记录。

q235板条,每一块橡胶板上面不超过三公斤,其余的是钢筋折弯焊接,整个车间现在加班加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