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字退之,南河省孟阳市人,与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位,被誉称为“唐宋八大家”。
同时,又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也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倡导和发起了“古文运动”,并且以自己的实践,树立起了一代别具一格的文风,并且到处传播中原文化,从而赢得了人民的千载崇敬和景仰,更被后人尊称为“百代文宗”。
韩愈陵园就是为他而建,始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位于孟阳市常洛路北侧的韩家庄,南濒黄河,北倚太行,丘陵环抱,古柏苍翠,雄伟而庄严。
陵园的主要建筑有牌楼、神道、石阶、山门、飨堂、碑廊、雕塑、展厅与亭阁,气势宏伟壮观。
园内共有古代石碑13通,其中的神道碑是由韩愈的门生皇甫是撰文,陈述了韩愈的平生经历等等一些具体的情况。
墓前院内有古柏两株,为唐代遗物,系建墓时所植,距今将近1200年。
虽然历经千余年风吹霜打,寒来暑往,但是至今仍然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焕发出了一幅绿意盎然,满园春色的景象。
因其雄壮苍劲,巍峨高大,从而被世人称之为“唐柏双奇”,更是孟阳市鼎鼎有名的八大景观之一。
近些年来,数位最高领导人先后到韩园视察,给韩园以极其高度的评价。
虽然这里没有莫源村各种的游艺项目,显得单调致极,但是其宁静轻松的氛围,倒也是更适合初次相识,急需进一步了解与适应的一对新人。
步入韩园的大门,犹如迈入了丰厚淳朴的文化圣地,这里有千年未解的韩墓怪枣之谜,有着中原最大的天外来客巨型陨石,还有誉名中外、生死相依相守的唐柏双奇……
如果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那自然就是一步一个奇景,一景一段故事,一个故事一种趣味。
置身于园林,绿荫丛丛,花草林立,高台厚榭、雕梁画栋,极具浓厚的文化芳香扑面而来,无不展示着出韩园历史的文化底蕴。
经过牌楼、走过神道、迈上石阶、步出飨堂后,两个人来到了位于最陵园最后边的韩愈墓冢处。
墓冢高十余米,长宽各有二三十米,可惜的是当年没有找到韩愈的尸首,这里只是一个衣冠冢。
衣冠冢是一种象征性墓葬,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重要贴身物品,从而代替遗体下葬。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那一世自己名叫林水源,当时已经年届七旬,而当韩愈正当年时,自己却处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因此,无缘相识。
站在墓冢,沈灵虔诚叩拜,以表对韩文公的尊重与缅怀,之后随之也想到了,自己当初为程燕而建的衣冠冢。
那些年,遍寻全国各地,都没有找到程燕及女儿,台元中只好在两个人第一次相遇的山洞旁,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
以程燕穿过的衣物代替尸首,进行墓葬,以求入土为安。
当然,也是为了自己日后方便的时候,过来祭拜与怀念。
是啊,提到祭拜,上一次祭拜至今,又是几百年过去了,如今,自己决定与徐丹牵手人生,也该找个机会前往那里一趟。
当面告知程燕,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谅与理解,希望她在天堂里能够祝福自己。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面对死者的离去,人不能总是太过悲伤,对于活着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要珍惜当下要活出自我,让逝者安心,不辜负逝者的托付与期望。
从这个角度来说,程燕应该会理解自己,也会接纳徐丹。
站在衣冠冢前,沈灵有些走神,久久沉溺于自己的思绪中……
而不曾想,一旁的徐丹却是找了个空地,拿着一边拾起的红砖块,在地上写着字。
许久之后,收敛心神,沈灵便好奇的走了过去,低头一看,是一个灵字和一个丹字。
只是灵丹二字紧紧挨在一起,在灵字正中间的那一横,和丹字正中间的一横,被徐丹巧妙的连在了一起。
更为有趣的是,灵字最下边火字部的一捺和丹字左边的一撇也被连在了一起。
沈灵一下子就被逗了:“丹儿,你这是手拉手相互拥抱的意思呢?还是丘比特之箭一箭穿心的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