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事情做不好,那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僭越法纪等腌臜事,就会层出不穷。
既然做了大明的官,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不然吃着大明的皇粮,拿着大明的俸禄,算怎么回事?
所以朕想叫周卿在内阁这边,主抓吏治新规,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韩继思,一起尽早将此事完善。”
周延儒,“……”
吏治新规很早就在朝提出,并且付出相应的行动。
不管是责任制和追责制,还是向有司衙署派驻监察御史,亦或京察大计。
再或者不定期向地方谴派巡察御史等事,随便拎出来一件,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从韩继思提出吏治新规后,朝堂之上就没有不骂他的…
错非是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早就在朝形成倒韩风潮了。
现在天子重提这件事情,周延儒就清楚吏治新规一事,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在朝立稳脚跟。
想起先前北直隶治下各府州县,在韩继思试行带队巡察,所上疏弹劾的那批罪官,巡察差事他们都察院办了,但扛雷的却是内阁和吏部。
要不是朱由检的冷处理,对朝中部分言官御史,包括有司大臣,上疏弹劾韩继思所为悉数都留中不发。
只怕倒韩风潮也就形成了……
“卿家,可是有什么顾忌吗?”
见周延儒不言,朱由检故作疑惑道。
“臣……谨遵上谕!”周延儒忙作揖应道。
尽管心中有着诸多顾忌,但周延儒也清楚这件事情,他没有别的选择。
毕竟到了内阁这边,若是不能主抓一些具体政务,那就没有权力可言。
同样都是内阁群辅,像毕自严、徐光启他们,跟何如宠、周道登这些人,是一个性质吗?
不一样!这就是朱由检的手段。
一个上下思想一致的内阁,并非是朱由检所想要的。
韩爌的确是内阁首辅,的确是权柄多了不少。
但相对应的内阁次辅,内阁群辅这边,也都会得到相应的侧重,不叫韩爌在内阁一家独大。
“皇爷,辽前和东江镇两地,呈递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