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多事之秋啊!”
送走徐光启之后,朱由检看着殿外所下白雪,心情略显复杂。
不知不觉中,转眼间,已是崇祯三年了……
“王伴伴,最近便民铺对外售卖的蜂窝炉,售卖的情况怎么样?”
朱由检转过身来,看向王承恩说道,“内厂筹办起来的作坊,产量提升没有?”
“还有供应的蜂窝煤,产量如何?”
生活在大明不易,生活在京城更不易。
尤其是小冰河时期下的隆冬,那整体气候环境,比之先前都要冷上不少。
对朱由检来说,在朝堂上搞什么轰轰烈烈的新政革新,都没有着眼于实际去改变大明来的实在。
流水线作业,这项在先秦时期就发挥重要作用的技艺,就因王朝更迭和战乱摧毁而泯灭在华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现在却被朱由检再度拎了出来,这也是构建国营经济体的重要根基。
“回皇爷,便民铺售卖的蜂窝炉很好。”
王承恩面露微笑,欠身道,“就这短短的十几日,便卖出了一万多个”
“而且,按照皇爷所定的法子,制造蜂窝炉和蜂窝煤的那些作坊,产量都提升了不少。”
“这个冬季,仅靠兜售蜂窝炉和蜂窝煤,奴婢估摸着便民铺就能赚数万两百……”
“哦?”对于能赚取多少银子,朱由检并不关心。
他只想让蜂窝炉和蜂窝煤,这些能效率最大化的取暖之物,能先在京城流行起来。
“便民铺这边兜售的蜂窝炉,就秉承薄利多销的理念,不准把价格提上去。”
朱由检皱眉道,“在别的地方售卖的蜂窝炉,售价可以高。”
“反正京城那些有钱有势的家伙,不缺这三五两银子。”
“还有,由内织染局牵头的纺纱厂、织布厂、成衣厂,是否都选定好地方了?”
“改良纺纱车、织布机,现在都有进展吗?”
棉布作为大明的硬通货之一,是朱由检瞅准的一个领域。
虽说他并不是很了解纺纱织布的门道,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谁能改良出纺纱效率更高的纺纱车,织布效率更快的织布机,那就赏银子,赏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