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难得的好事(2 / 2)

“好,一言为定。”

一直站在旁边的钱老板被两人的对话惊呆了。

他没有想到,这个小文不仅是张文亮同学,还是县水泥厂总经销商,自己今后在本县搞工程,都离不开他的水泥了。

“张乡长,美女校长,文老板,11点钟了,中午我做东,我们一起去搓几盘。”钱老板笑眯眯地说道。

文武斌也想和张文亮聚一下,但他知道张文亮作为工程的甲方领导,肯定不好直接答应,就笑着说道:“我们四个人刚好一桌,机会难得,要不一起去放松一下?”

“老同学,城郊的普九工作量大吗?”文武斌一边搓麻将,一边问张文亮。

“大不大,你问问丽霞校长,不就知道了?”张文亮头也没有抬就答道。

“我又不是乡长,我怎么知道你大不大?”听到张文亮的话,邓丽霞一边吃牌,一边反问。

邓丽霞的话音刚落,钱老板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文武斌一愣也跟着笑了起来。

张文亮听到他们两人笑,一想,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你们这些臭男人啊,什么话都往那上面扯。”邓丽霞听到三个男人笑,就半真半假地骂道。

“邓校长,这可是你说的,我们可什么都没有说啊。”钱老板笑得更加大声了。

“邓校长,你刚才说,我们往那上面扯,是往哪个上面扯啊?你能不能给我们说明白一点?”钱老板很谦虚地问。

“打住打住,丽霞校长,我说的大不大,指的是普九工作量大不大,不是其他的东东大不大,你千万不要误会了。”张文亮马上接过话来说道。

“城郊中学达标,要新建六栋教学楼,四栋师生宿舍楼,还有实验楼、运动场等等配套设施,还有乡中心校,还有各个村校。你说,我们乡普九的工作量,大,还是不大?”

“这都是要票子来铺的啊。”张文亮感叹道,“从今年起,全乡农村户口每人每年交4元教育集资款,每亩田每年交8元教育集资款,用于中学和中心校达标建设。”

“现在我们的乡干部,都被群众戏称为‘三要干部’了,你们知不知道?”

“什么叫‘三要干部’?”文武斌不解地问道。

“钱老板,你给我老同学科普一下‘三要干部’的知识。”张文亮对钱老板吩咐道。

“‘三要干部’是农民对乡镇干部的尊称。‘三要’,就是要粮要钱要命的意思。”

“要粮,就是收农业税和征购粮;要钱,就是收代金、农村统筹经费和各种集资款;要命,就是结扎、引产、流产。”

钱老板看了看张文亮,见他点头之后,才不好意思地和文武斌解释道。

“在现在大抓特抓上环流引产和结扎的背景下,我们每年的人口出生数急剧下降,是没有很大的必要,新建那么多教学楼宿舍楼的。”张文亮无奈地说道。

“我预测,最多15年左右,就会出现农村村校合并、撤销,乡镇中心校和中学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是,大量青壮年甚至五六十岁的农村劳动力,都会逐渐地成为城市中的农民工,人口往各种城市集中;另一方面是,农村新生的人口,将会出现大幅度减少。”

“可惜我们不是专家,”张文亮很是无奈地说道,“更不是决策人,人微言轻,没有一个人听我们的。”

“现在火烧眉毛的问题是,眼前要读书的人太多,上面明确规定,不能让一个农村适龄儿童失学。否则,就要追责。你说怎么化解当前的矛盾?”邓丽霞对张文亮说道。

“这和坐火车坐汽车有得一比啊。”钱老板感叹道。

文武斌听到这里,不由思考起来。

一到节假日,不论是火车还是客车,都是插笋子一样的插。而节假日一过,火车客车又供过于求,没有几个人坐了。

读书也是一样。现在要读书的人,就好比节假日乘车的人,你不能因为车位紧张,就说别人恶意乘车,甚至不给别人乘车。

如果能够建设一批简易方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在15年左右的教学楼宿舍楼,作为过渡性办法,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了。

文武斌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了出来。

张文亮一听,高兴地说道:“这是一种好办法。可惜你不是高头的决策人。教室和宿舍楼的建设,连图纸都是由顶层的专家专门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投资再多也不为过,再浪费也是应该的。”邓丽霞笑道,“教育投资越多,说明越是重教爱教,越有战略眼光。”

文武斌突然想起前世的时候,21年代,由于人口流动和生源问题,一座座村校被撤销、合并,一所所中心校、乡镇中学的教学楼宿舍楼,空荡荡的,令人心慌,让人悚然。

到了一几年,国家抽出专门的力量,对各个县市区的乡镇和农村学校的债务问题进行清理、审计、核实,才把普九期间所借之款、所欠之债,逐一化掉,擦干屁股……

建了拆,拆了建,对于搞建筑、卖建材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