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不惯那张松,写在报上的文章全是让大家吃苦。他还弄出那什么‘苦干碑’,结果搞出好多无法无天之辈!”
因为有人传出了一引起劲爆的内幕消息,城中的茶楼酒馆很快变得人满为患。
继而,街头巷尾,也有许多人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听说张松一伙人倒了霉,许多人都是奔走相告,喜形于色。
人们不知道!
这一切,都是海棠在后面推动,并有安全司的积极配合。
海棠长期掌管宣访司,已经对舆论控制有了很多心得。
她很清楚,张松这件事相当不小。
若是让人们自发去猜,可能会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流言。
而人们往往不会相信最理智的流言,而会相信那种最不可思议的,最劲爆的。
为免落入被动的境地,宣访司必须主动出去放出流言。
等到宣访司放出的流言成为民间的主流声音,大局就已定了。
在此过程中,安全司会严密监视着民间舆论,防范有坏人故意制造对官府或对赵云不利的流言。
此时是夏历12月27,再有四天就过年了。
随着年节的临近,一些工厂更加忙碌,一些工厂则是早早地给工人放了假。
因此,枹罕城里的闲人很多。
茶楼里和酒馆里都可以听评书,就成了闲人们最爱去的地方。
基本上,每座茶楼、每座酒馆,都是人满为患。
某茶楼的二楼,一名长得尖嘴猴腮的中年男子,露出满脸神秘之色,小声对同桌的三名茶客说道:
“我听说,张松之所以倒霉,是因为他惹怒了大王。
他如何惹怒大王的呢?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据说,某个王妃与张松交好,关系不清不楚……”
同桌的茶客之中,有一人身形略显肥胖,正是便服出来喝茶的大商人糜荣。
糜荣此时已将全家至亲搬来夏国,对于夏国的认同度相当高。
他突然一拍桌子,对尖嘴猴腮男子喝道:“你住嘴!”
尖嘴猴腮男子闭上嘴巴,疑惑地看向糜荣。
糜荣直接站起身,冷笑着看着尖嘴猴腮的男子:“你想败坏王妃的名声,是何居心?”
“哎呀,我和王妃无冤无仇,怎么会败坏王妃的名声呢?”尖嘴猴腮的男子露出被冤枉了的神情,“我也是听人说的,我也不相信呢。”
同桌的另两人连忙起身,想把糜荣劝住。
糜荣深深看了尖嘴猴腮之人一眼,突然向四周高声喊道:“请问,这里有安全司的人吗,有人正在败坏王妃的名声!”
角落里一桌,坐着两名青年。
一人年纪不到二十,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服。
另一人年约二十五六,一只耳朵没有了,脸上有一条可怖的刀疤,同样穿着洗得发白的军服。
给外人的感觉是,这是一位现役士兵正在和退役的残疾战友述说往事。
出于对有功将士的尊重,就没有茶客过来与他们拼桌。
事实上,这两人都是安全司的密探。